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十八章理想家园,白马义从(第 2/2 页)

    战马各色都有,只有骑白马者才能称之为“白马义从”,其他马匹的将士们,自然归到田楷、单经、公孙越公孙范等将官统领。等到辽西郡丘力居大人率军赶到之时,他的军马已经达到了五千之众。可是丘力居此时却有两万大军。这些为了给族人复仇的乌桓突骑,自然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啦!

    公孙瓒等的就是丘力居部的这种暴虐,由于地势的原因,公孙瓒守军均在高地驻防,哪怕丘力居手下的第一猛将苏烈,率领乌桓突骑,对于安营扎寨好的公孙瓒成犄角之势的驻军发起猛烈攻击,同样不会有任何效果。除了损兵折将,被乱箭射杀之外,根本就攻不破公孙瓒的营房。

    更何况公孙瓒此时更是兵精粮足之时,再加上公孙瓒的将士们都憋着一口气,要一雪管子城之前耻。自然是三军用命,敢打敢杀!而苏烈的乌桓突骑,则是凭借勇气而战,所以自然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也。当公孙瓒确认顶得住苏烈的突骑三次冲锋后,而且感觉他们一次比一次攻击力弱。

    而自己的守军此时更是士气正旺之时,尤其是跟随自己在管子城内的那些亲军,更是热血沸腾,不拿丘力居的乌桓突骑泄愤,心内的那团火气,又怎么可能消去?公孙瓒见时机成熟,便把手中帅旗一挥,他便身先士卒,率领“白马义从”从营房内冲了出来!而田楷、单经、公孙越等犄角处之兵,见公孙瓒的帅旗冲了出来,他们自然也杀将出来!

    一方士气高涨,一方三鼓而竭。这一仗的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那乌桓第一猛将苏烈,各人再是勇武,也挡不住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不顾生死的冲击!苏烈的突骑很快就败下阵来,被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尾随追杀数十里。那苏烈的八千突骑一战损失惨重,从八千人马,直接只收回了三千余人,直接战损达到了小五千人!

    而公孙瓒此时也只有五千人马,这一战斩杀乌桓突骑三千之众,而且收降了两千乌桓突骑。那些乌桓骑兵被冲击的七零八落,更是被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打的找不着北。最后被公孙瓒的大军围困,竟然一战收降了两千多人马。公孙瓒此战折损了一千余人,可是加上收降的两千多人马,现在大军却有了六千人之众。

    公孙瓒把这两千乌桓突骑,分给各个将军统领。这些乌桓突骑自然被分配到各个突击队的最前沿,也就是战损最重的位置。可是富贵险中求,如果在接下来的大战中表现优秀,公孙瓒的赏金同样丰厚!而且升迁之路更是就在眼前!这一战过后,公孙瓒更是大赏三军,这一下公孙瓒手下的将士们更是士气高涨,磨刀霍霍!

    丘力居的第一猛将苏烈被公孙瓒杀的大败,他只得负荆请罪,回到本部,接受丘力居大人的惩处。丘力居大人怎么也没有想到,公孙瓒部众会如此骁勇善战,竟然凭借五千人,就击溃了自己的八千大军。丘力居自然知道,此时正是用人之际,便免去苏烈的罪责,责令他再接再厉,战场上失去的尊严,一定要在战场上拿回来!

    丘力居率领一万两千多人的大军,又一次突进,他就是要靠人数上的优势,全力以赴,要打赢这一仗!当丘力居的大军再次卷土重来,公孙瓒自然得知,这次是丘力居亲自带兵前来与自己对决。两军自然是旗番招展,绣带飘扬,一起出现在疆场之上。

    公孙瓒催马来到两军阵前,高声断喝道:“丘力居,尔乃乌桓辽西之单于,为何要屡次三番犯我华夏天威?难道尔等真的要一意孤行,与我大汉天子为敌不成?你可想好了,你们这些乌桓族人,可承受的起我大汉的天威不成!”

    丘力居此时已经被逼到绝境,他本意自然不会有与大汉为敌之意。更何况幽州牧刘虞来了之后,他就有归顺之意。可是此时与公孙瓒两军对垒,他又怎么可能涨他人士气,灭自己的威风?更何况昨日苏烈才战败,他更不可能此时认输了。

    丘力居也催马冲出队列,来到两军阵前!那丘力居怒道:“公孙瓒,尔乃我丘力居大人的手下败将,你可忘记了管子城之危吗?若不是你家单于有好生之德,尔等的性命早已被吾拿下!小儿还不思悔改,难道还想再来个全军覆灭不成?上次你之所以被救,就是吾看在幽州牧刘虞大人之面,才饶了尔等性命!今日如果再战,你可就不会有此之机了!”

    公孙瓒高声断喝道:“丘力居,吾听说你乃万人敌也!今日你我两军对垒,尔可敢与我公孙瓒一较高下吗?此战我们俩一决雌雄如何?如若我公孙瓒输了,我便任你处置,你看如何?可是如若你输了,你可敢有何承诺不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武圣! 过河卒 仙人消失之后 叩问仙道 山河志异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魔门败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五仙门 玄鉴仙族 神话之后 修仙琐录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盖世双谐 阵问长生 志怪书 剑啸灵霄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不朽凡人 志怪书 彼岸之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为龙之道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小狐妃,太凶萌 中州录 卧虎藏龙 过河卒 神话之后 仙父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阵问长生 武圣! 仙逆 修真门派掌门路 明夷于飞 左冷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