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二章兵进洛阳,传国玉玺(第 1/2 页)

    董卓此时已是志得意满了,他开口就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他之所以要火烧洛阳城,就是为了让跟随自己一起北迁的这些文武百官们安心。家已经没有了,你们再也回不去了。和自己一起前往西安城,还能有机会加官进爵。此时哪怕想打退堂鼓,都已是没了机会!

    不是说西安城缺少人气吗?那么吾把洛阳城的所有人口,都一切迁徙到西安城,这样谁还敢说,西安城不是繁华似锦?至于这些百姓们愿不愿意迁徙,谁还会征求蝼蚁们的想法?这些百姓才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呢!对于他们的生死,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这百万人口大迁徙,又怎么可能不死人?

    且说董卓引兵马一路而行,这日大军赶到了荥阳,荥阳太守徐荣前来迎接。董卓见状十分欣喜。满朝文武和小皇帝刘协一起,总算是有机会停下来休整一下,吃了口热乎饭了。而董卓则在徐荣面前,开始面授机宜。那李儒在一旁出谋划策,三人一起窃窃私语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却说董卓的手下大将赵岑,远远看到虎牢关外的洛阳城,已是火光冲天,他心知丞相董卓已经弃洛阳城而去了。此时城外的曹操正引军马攻城,并且高声喊着:“降者不杀!吾等只是借道前去解救洛阳!尔真的要看着雒阳宫被大火焚烧已尽吗?尔真的想看着大汉江山就此葬送吗?”

    赵岑心知自己根本守不住孤城虎牢关,于是思索再三,还是决定献出了虎牢关。曹操曹孟德听说赵岑决定打开城门放行,他更是当场喊话道:“赵岑将军,您只要献出虎牢关,吾曹操曹孟德保你的军马不会受到伤害!吾准许你自己选择去留,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吾等联军绝不阻拦!”

    赵岑将军于是便开关放行,曹操领军马进入虎牢关内,总算是没有伤筋动骨,伤亡不大。刘玄德、关羽、张飞等人,根本就不在虎牢关内休息,而是率领人马,直接杀向洛阳城。那一起来的九位诸侯,各引军兵进洛阳城。陈勇的三千精兵更是全是突骑,自然是一马当先,极速向洛阳城进军!

    而汜水关却是早已被孙坚军攻破,那李肃带着孙坚的书信赶往虎牢关,前去寻找丞相董卓,汜水关内的军民更是人心惶惶。谁都担心城破自己的命运,又有谁会不想活命呢?袁绍挥军来到汜水关前,守城的将官看到城下黑鸦鸦的都是士卒,足有十余万人马,他们更是心惊胆寒。

    袁绍、袁术两兄弟攻城心切,因为自己的叔父太傅袁隗的首级,还在汜水关上悬挂着!因此这九路诸侯由盟主袁绍的率领下,疯狂攻城,汜水关自然是岌岌可危!而孙坚此时喊话道:“开城不杀!吾等就是与那国贼董卓有不共戴天之仇,尔等又因何要如此卖命?”

    汜水关守将见城门岌岌可危,便同意孙坚的决议,决定开关放行!孙坚引军第一个冲入了汜水关,他心知董卓不在这里,根本就没有与汜水关守将啰嗦,而是一路飞奔,直接引军马奔赴洛阳而去!不管是袁绍还是袁术,带兵打下这样一座坚城,又怎会不大肆庆祝一番?

    袁本初统领的这九路诸侯,一起选择要在汜水关内休整一夜,好大肆庆祝一番,只有孙坚孙  文台一人,率领自己的嫡系部队,穿城而过,直奔京师洛阳而去!当孙坚引军逼近洛阳城时,整座洛阳城已是火光冲天了!

    孙坚军遥望火焰冲天,黑烟铺地,这洛阳城外,方圆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孙坚则是先发兵进入洛阳城内,便开始要救灭这大火。孙坚见这满城火光冲天,便引军来到雒阳宫,开始救灭宫中余火。

    那放火烧这宫殿的将军,并不太会放火,所以雒阳宫并没有被焚烧的那么严重。孙坚引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扑灭了雒阳宫内的大火。他便命大军屯兵城内,设帐于这些宫殿基础之上。孙坚命令将士们开始扫除宫殿内的瓦砾,凡被董卓军所掘的陵寝,孙坚都命令士卒们帮忙,尽皆掩埋。

    孙坚军忙完这一切,已是夜星月交辉之时。孙坚命将士们安营扎寨,在宫内休息,而自己则是按剑露坐,仰观天文,观察星象。孙坚见紫微垣中白气漫漫,他不由得感叹道:“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

    言讫,孙坚不觉泪如雨下。跟随在孙坚身边的亲军卫队,总算是干起了防卫的专职工作来。傍边有一个军士,手指旁边建章殿外一处被瓦砾掩盖之处说道:“这里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难道这口井里有什么宝物要出世了吗?”

    孙坚闻言,便唤来军士点起火把,开始清除井边的杂物,不一会儿便清理干净了。孙坚命亲卫下井打捞,看看井内到底有何宝物。不一会亲卫在井内打捞出一具妇人尸首,虽然年事日久,可是其尸并不腐烂:见此女宫样装束,项下带一锦囊。

    孙坚取开看时,锦囊后内有一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孙坚命人用工具强行打开,小匣内有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坚得到这块传国玉玺,自然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孙坚急忙问向一旁的程普道:“程普将军,你掐一掐我,看看我到底清不清醒,这宝物到底是什么?”

    程普答道:“此乃传国玉玺也!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楚文王。解之,果得一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秦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而止。

    至三十六年,秦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玉玺还于祖龙。‘言讫不见,此玺复归于秦。明年,秦始皇驾崩。后来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玉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黄金镶之。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位至今。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过河卒 山河志异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玄鉴仙族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神话之后 武圣! 魔门败类 修仙琐录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盖世双谐 阵问长生 志怪书 叩问仙道 剑啸灵霄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最多阅读 剑来 不朽凡人 志怪书 彼岸之主 为龙之道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小狐妃,太凶萌 我养成了四个大佬弟弟后被团宠了 仙逆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神话之后 卧虎藏龙 过河卒 明夷于飞 左冷禅 武圣! 修真门派掌门路 阵问长生 仙父 中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