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唯一目标(第 4/4 页)
李二捋了捋胡子,并没有就李跃没有礼仪的事情追究,“说说看,这边有大臣说你一天带着学生们到处乱跑是不务正业,你可有何辩解?”
李二话说的很明白,就是事情不大,但是要李跃拿出来一个合理的解释。
不然马上秋围将近,耽误了这些读书人,被人喷起来着实会背上骂名。
李跃听到这话反问道,“陛下,您觉得人们读书是为什么呢?”
“当然是教化百姓,报效君主。”李二说。
“不,陛下。他们是为了做官。”李跃很快便给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
“做官?”李二皱了皱眉。
其实读书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做官。
先秦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是世官制,是要看出身,要拼爹,那个时候的读书人,或为了当官方便,或为了心中抱负,总归是想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或者在统治阶级中占据更加突出的地位。
西汉时汉武帝改为察举制,本意是想从世家手中抢占一定的话语权和官吏选拔权,但是到了东汉末,察举制就已经变成了统治阶级内部自我消化、升迁的一种手段了。
所以曹丕改为九品中正制,这个堕落得更快,被统治阶级拿走利用得更快。
隋朝再度改革为科举制,就是因为经典解释权、舆论权、话语权都被掌握在了世家手中。
把握了经典解释权,这些官员们就能够进一步地掌握整个天下的舆论权,比如唐朝以后所谓的清流,最顶峰就是明朝的东林党,通过操控舆论进而操控内阁、中央官员人事的任免。
自科举制诞生以后,这种读书选拔制度就成了古代读书人的唯一动力和目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