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侯爷咱们赶紧走吧(第 2/4 页)
到大唐时,封建社会已持续一千多年,奴隶则应该少之又少。
但事实不是这样的,封建社会的奴隶仍然很多,唐都长安城约有25%的人口是奴隶。
因为官家需要“官奴”为他们打下手、做杂务,甚至唱歌、跳舞。
富人们需要“私奴”替他们做饭、洗衣、带孩子、干农活。
唐朝直接把人民划分为良民和贱民两个等级,贱民就是奴隶。
这并不奇怪,比较一下美国,19世纪的美国都还有奴隶呢,1861年的美国南北战争,不就是为了废除南方的奴隶制而打起来的吗?
一旦成为奴隶,就意味着人格的消失.
政治上没了人身自由;经济上不能独立,你赚了再多的钱,那钱也是你主人的.
思想上要与主人保持高度一致。这当然不是人了,只能是奴。
而大唐之所以奴隶多,是因为奴隶的来源多,最主要的来源一共有6个:
父母“遗传”成奴。你父母为奴,那你也为奴,这好理解。
犯罪后“籍没为奴”。亲属犯罪“株连”成奴。《唐律》规定,犯了逆反大罪的,家中16岁上的男子皆斩,15岁及以下男子和全部女子“籍没为奴”。
自愿卖身为奴。一般是家里穷,而又出了大事,需要用钱的人家。
战场上临阵脱逃者为奴。
打败仗当了俘虏为奴。这一点自古有之,仗打败了,人家不杀你,把你当奴隶用是常情。
而她记得珍珠好像就是没钱卖身的这一种情况。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