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两百九十七章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求订阅)(第 2/4 页)

    “其时行封建,与其说是遵奉王道,毋宁说别无选择也!”

    “是故,不足为亘古不变之依据。”

    “再则。”

    “周武王尸骨未寒,周室便祸乱大生,发难者恰是王族之管、蔡诸侯,如此封建,谈何拱卫天子?谈何拱卫王室?”

    “至于周幽王镐(hao)京之乱,王族大诸侯晋国、鲁国、齐国皆不敢救,若非秦人弃置恩怨,而千里勤王浴血奋战,何有洛阳周室之延续哉?”

    “更不说诸侯后面相互如仇雠(chou),相互攻伐而不能禁止,以邻为壑而践踏民生......凡此等等,才酿成华夏数百年大乱之争,封建诸侯由此可见,已成天下祸根矣!”

    “若果真行封建诸侯,无异于抛离天下民心,无异于再植裂土分治之跟,弃华夏五百余年之探索而重归老路焉,你等博士都为饱学之士,而今拘泥于一家之学,而不审时势,何异于刻舟求剑?!”

    子襄面不改色,反驳道:“我所言,因时因地而施治也,这本就是天下正道,而且也非是我提出的。”

    “在秦,自惠文王之世取巴蜀,便以王族大臣直领巴蜀近百年,与封建诸侯何其相类,昭王之世,有穰侯治陶地方。当今陛下之初,有王弟成蟜治太原,此其实也!”

    “而我主张非众封建,而是主张以地理远近定封国大小。”

    “王者封建,地愈近而封国愈大,地愈远而封国愈小,故海上之地可有十里诸侯,凡此等等,皆因远近不同而施治也,何由生乱乎?以目下情势,封建诸侯,定于朝堂行一治,何来天下两治之说?”

    杨端和出列道:

    “如你所言,那华夏边地之治,若阴山、陇西、辽东、南海,尤需封建诸侯?若是边地真的行封建,我却是敢断言,大秦必失万里屏障,周室之亡,就亡在诸侯!”

    “诸侯之患,动乱之源也!”

    “朝廷不行封建,便可上下一心,如臂指使,边疆若有患,也能随时荡平,不至于再现镐京之乱,天下动乱也定会大量减少,纵然六国贵族图谋不轨,亦不至于裹挟民众,其时复辟,世族定会孤立于天下,而我大秦六十万铁军又何惧之有?”

    杨端和并没引经据典,他也说不出那些文绉绉的话,话语一如既往的朴实,没有太多的激昂之辞,但却是让原本乱糟糟的大殿,如一阵秋风扫过,顿生肃杀之气。

    众人瞬间安静。

    其他想开口的朝臣也沉默下来。

    唯有一众博士,眼中依旧充满不满。

    他们对杨端和的话不以为然,神色充满了微词,他们本就没把杨端和放在眼里过,以往杨端和很少发言,因而从始至终,杨端和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个黝黑粗壮的蛮实将领,也根本不懂什么道理。

    就在众博士意欲反驳时。

    坐在百官之首的李斯突然站了起来。

    他高声道:

    “陛下,老臣有奏对。”

    “丞相尽说。”嬴政面色很平静。

    李斯作揖道: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折尽春风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万历明君 秘密部队之龙焱 沉溺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北齐怪谈 风声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大清要完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大汉帝国风云录 明末:帝国崛起 红楼琏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