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22章 知府(第 2/4 页)

    第一条政令就是在华阳府大力挺广种植玉米和土豆!

    朱由检在年初也颁布了命令, 在全国大力推广玉米, 土豆, 红薯三种作物!

    这三种农作物是从海外传进来,时间不久,明末时期种植的并不多,占粮食中的比重不超过3%!

    三种农作物是高产,抗旱,耐寒的。在这个小冰河时期的高峰期,大量种植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只要将种植面积扩大数倍,朝廷应对灾情,应对外敌,就会好过许多。

    李世民任户部尚书入内阁,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广土豆,玉米,红薯的种植。

    户部可以最方便的调度各省这三种农作物的种子。

    当然,这不容易,因为地方上许多官员你不打着他走,他是不会走,不会积极配合的。

    张昊和武则天留在山西做地方官, 也是有这方面的考量。

    玉米, 土豆, 红薯在明末各地有不同的叫法, 不过这次朱由检下旨时统一了说法。

    不懂的,稍微解释下就明白了。

    有人要问,既然玉米,土豆,红薯如此好,为什么百姓不自己种呢,那样就不会饿肚子了。

    为什么?

    因为在明末百姓拥有的土地并不多,而且不容易得到玉米,土豆,红薯的种子和种植方法。

    明末,田地基本掌握在地主(包括皇室,国戚,勋贵,官员等等)手上。

    地主田地多,不愁吃喝,他们才不愿意吃玉米,红薯,土豆这种粗粮!他们地多,而且是好地好田,种植小米,小麦,水稻等等主粮就够他们吃了,即使荒年也有一些收成,更何况还有存量呢。

    所以,只要朝廷不强制推广玉米,土豆,红薯种植,靠地主们自己种,他们不会做。而普通百姓,你不给种子,不给种植方法,不让他们放心,他们也不会轻易种。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明烟火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大唐腾飞之路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北齐怪谈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万历明君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木叶之风暴之主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希腊神话 穿越兽世当神棍 巡狩江山 全唐诗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