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七章 除恶(上)(第 1/2 页)

    薛妍不想和妈妈“计较”,但也觉得必须要表示自己的态度,所以在外人面前,她是个乖乖女,听话懂事,只有母女俩时,她对吴敏不理不睬,甚至眼神都欠奉。

    一次两次之后,吴敏也意识到自己好像又走了一步“臭棋”,可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一个工人家庭,没学历没素质,竟然能越过也好,越闹越大,还接手供销社的房子开起了商店。她能预料到在大院里开家商店,肯定会很挣钱,可那又怎样,钱再多,也改变不了他们骨子里的穷酸小市民德行。

    闺女和自己闹气,没关系,哪有女儿跟妈妈生真气的,晾她几天就好了。

    “红火火便民商店”从开业就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早餐店开张后,更是让大院人的认可度提升了一个层次。苑大志经过几天的练习,油条炸的酥脆可口,跟大院外的老早餐店比也不遑多让。

    说是早餐店,其实准确点说应该叫“小吃部”,因为这里中午也有馒头、包子卖,还有时令鲜蔬的凉拌菜,味儿好,量足。

    天气逐渐热了,忙了半天,上午下班后很多人都懒得做饭,就想着简单吃点儿,抓紧时间睡个午觉。于是就会在小吃部买几个包子,或者要几个馒头,称一些凉拌菜,凑活一顿午饭。奢侈些的还会切上一根肉联厂的蒜肠,再拎上一瓶啤酒。

    纸抽的影响力打出去了,大院外甚至附近几个厂生活区的人也会慕名而来,有几个小卖店还来打听过进货渠道。李焱和伴山屯纸厂签定了经销合同,在安城市区,“红火火便民商店”拥有纸抽的独家代理权。就这样除了零售,便民店还做起了批发。

    肉鸡只有星期六才会有了,而且限量二十只,也不是进价,随行就市。

    李焱还联系了几家玩具厂,定制了一批“盼盼”毛绒玩具和呼啦圈,借着亚运会全**动的时机,小赚了一笔。

    主意还是李恺出的,不过李恺不觉得这个东西能做大,华夏人的模仿能力太强,产权意识差,这东西又没什么技术含量,一旦面世,不出一个星期就会满大街都是。

    开张第二天乔祥栋找到李焱聊了聊东北大米的事情,李焱非常感兴趣,因为是毛纺厂的送货回程车,所以也不方便带太多,计划先搞两吨试试,等曾师傅这次出车就办。

    乔祥栋顺嘴提到了海鱼,主要就是带鱼和鲅鱼,针对冷鲜鱼无法保存的的情况,李恺提出个想法——预售,在便民店门外挂一个小黑板,写上最近有海鱼到货的消息以及价格,有需要的可以到店里预定,不但能保证供应,比市场价还要优惠一些。

    当然,预定是要预付款的,而且是全款,没人预定也无所谓,反正店里也是顺带脚的事儿,没人预定不做就得了,没有丝毫损失。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李焱找了块三合板,用彩粉笔在上面写下预定带鱼鲅鱼的消息,保证新鲜,价格比市场上略低一些。

    还是低估了人们的购物热情,消息一经推出,两天就被预定了一千多斤,而且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华夏建国后,从六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经济全面紧张,可以说是物资极其匮乏,市场商品短缺,别说是衣食住行这些生活保障了,就是一些不常用到或者限制用到的东西都不容易买。为保障供应,控制销售,国家对主要商品全面实行按计划凭票供应制度,而且定量较低,好多物品纵然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

    这个阶段就出现了各种票据,大众的有粮票、布票、油票、肉票和火柴票;小众的有烟票、酒票、糖票、肥皂票和工业卷;除此之外,还有女士用的月经带票、农民用的粪票等等,总之无处不用票,票比钱重要。

    改开之后,随着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这些票证被逐步取消,到了九零年,除了粮票,其余的票证基本上都不存在了。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1987我的年代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龙王令 文豪1978 超级修真弃少 重燃青葱时代 国民法医 讨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巅峰学霸 1979黄金时代 修罗剑神 至尊战王 大国军垦 盖世神医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理我一下 捞尸人 好运时间 仵作惊华 丹霄万里 小蘑菇 顶级诱捕公式 雪意和五点钟 斗爱之冠 宦宠 刺青 白色口哨 黑天 延迟心动 文豪1978 病弱反派饲养指南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不循(重生) 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