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84 一片蓝海的国内音乐市场(第 3/4 页)

    更何况,现在曹志强本人也好,他控制的出版社也罢,都不差钱了,自己开唱片公司,然后自己出唱片,也是时候了。

    出唱片,或者说出流行歌曲的录音磁带,在国内此时是不被禁止的,只要歌词内容别太过分就行。

    一些情情爱爱的情歌,或者一些歌唱祖国的红歌,都可以出嘛。

    虽然说,目前国内一盒录音带的价格不贵,哪怕录了歌的唱片也不贵,但架不住人多啊。

    十亿人规模的市场,但凡歌曲好听点,轻轻松松就能上百万销量,绝对可以吊打香江本土市场。

    更何况,他还跟东瀛歌手左田雅志成了好友,借助左田雅志的关系,以后也可以进攻东瀛市场。

    对别人来讲,东瀛市场很难,可对有日语精通的曹志强来讲,这根本不是事儿。

    而在1983年,不只是东瀛的经济巅峰时刻,也是中日关系甚至中美日关系最好的时候。

    在这个时期向美日等国出口音像文化产品,只要作品好,那么东瀛市场也好,米国市场也罢,都会对大陆艺人特别宽容。

    这其实很好理解,毕竟此时的米国东瀛等西方世界国家,对于大陆的印象还是一种有钱人看穷人的心态,当然就会特别宽容。

    什么时候大陆实力变强了,能威胁到西方世界高高在上的地位了,他们才会变成一副丑恶嘴脸,对大陆横挑鼻子竖挑眼,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加上来。

    当然,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反正目前的国内来看,是真的一穷二白,别说跟米国东瀛,甚至人均收入连印度都不如。

    如无意外,历史上大陆人均gdp首次超过印度,那还是1991年。

    现在的1983年,印度人,至少他们的有钱人,还是可以鄙视一下大陆的经济的。

    是的,只能鄙视一下经济,如果是比其他,比如科技实力啊,军事实力啊,工农业实力啊等等硬实力,那现在的印度也远远不如大陆。

    印度之所以在第一第二产业都远远不如大陆的情况下,人均gdp还超过此时的大陆,主要是人均的服务业比较发达。

    这看似不错,但其实是本末倒置,拔苗助长,早晚要吃亏。

    当然,这跟曹志强也没啥关系,他才没兴趣在乎印度如何发展,他只关心本国,或者只关心自己如何发展。

    国内此时的流行音乐市场,那还是一片妥妥的蓝海。

    竞争小利润高,随便找人唱个铁窗泪,都能销量上千万,钱不要太好赚。

    只要自己能早早搞出一个靠谱的唱片公司,多提供一些优秀作品,再借助香江发达的娱乐经验,在国内包装一批艺人出来,那绝对可以横扫内陆。

    甚至是,他还可以借机把自己以及旗下艺人的产品推出国,用好的作品去国外圈钱。

    没错,以国内为根基,做跨国性质的音乐产业,也就这二三十年的红利期了。

    一旦进入两千年,国外西方势力对国内就不太友好了,那时候再想出国搞跨国性质的音乐产业,也不是不行,但利润就少的可怜了。

    而且到了那个时候,反正曹志强本人是不敢出国,尤其是不敢去米国了。

    因为曹志强相信,到了两千年,他已经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经济甚至产业大鳄了。

    到那时候,必然会上米国的黑名单。

    万一到那时候还认不清形式,贸然亲自出国,被扣也是活该。

    但在这之前,尤其是在自己实力还不够大的时候,出个国应该没啥问题。

    “还是一个度的问题啊。”走进浴缸泡澡的曹志强舒服的感叹一下,“发展要趁早,强大要尽快。

    既然重生一回,还有系统外挂,只是当个富豪,那怎么能行。

    怎么也得自己富裕的同时,带着国家也少走点弯路啊。

    太多了搞不了,但提前帮国家搞搞短板产业,比如扶持个半导体产业啥的,还是有希望吧。”

    的确,国内此时的半导体产业虽然不如西方社会,但其实也还没差太多。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回1982小渔村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讨逆 1987我的年代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龙王令 文豪1978 超级修真弃少 重燃青葱时代 国民法医 华娱从男模开始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巅峰学霸 1979黄金时代 修罗剑神 至尊战王 大国军垦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理我一下 捞尸人 好运时间 仵作惊华 丹霄万里 小蘑菇 顶级诱捕公式 雪意和五点钟 斗爱之冠 宦宠 刺青 白色口哨 黑天 延迟心动 文豪1978 病弱反派饲养指南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不循(重生) 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