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51 这一不小心,就又发现一个大商机(第 3/4 页)

    然而,这样一个兼职小卖部、电话亭以及书报亭等多重功能的“便利店”,门槛相当高。

    别的不说,光安装一部电话,就要两千多块钱,再加上置办各种日用品,还有批发各种书刊报纸,这都是要先付钱的,没有先卖后给钱这一说。

    综合算下来,要开一个多功能“电话亭”,先不说房子的投入,只说各种压货以及其他费用,就得要小五千块钱。

    五千块啊,别看在曹志强这里根本不算什么,但对于如今的京城人来讲,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做生意的,真心不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小卖部的业主,充其量就是个个体户,不但无法做大做强,而且各种保障都没有。

    比如说国企跟机关事业单位的那些医疗福利跟养老福利,这些人就通通没有。

    还有买火车票,住旅店,这些人都会很麻烦,因为他们没有正式单位,开不出正规介绍信,只能从票贩子那里,买其他单位的介绍信。

    可以这么说,在这个时期,没有正式单位的人,哪怕你很有钱,也同样是不受待见。

    这种不受待见,是整体性的,社会性的,除非发生大变革,否则很难立刻改变。

    然而,那些“电话亭”老板的收入,却很可观。

    根据张前进的说法,京城的那些有“书报亭”的老板,一个月怎么也得赚个三四百块,要是地方好点的,再遇到好时候,一个月赚一千都有可能。

    在普通工人月薪不过四十左右的时代,一个月赚三四百,这绝对堪称高薪了。

    当然了,他们实际能拿到手的没那么多,因为他们还得定期拿出一部分钱,交给某些“管事儿的”。

    这个管事儿的定义就比较广泛了,有官方的,也有非官方的,具体怎么回事儿,懂的都懂。

    也就是说,书报亭的准入门槛很高,一般人现在还做不到,主要是资金积累还不够,时机也没到。

    书报亭如雨后春笋出现,好像就是八十年代初,大概在八四年年底开始的。

    其应对的时代大背景,就是一九八四年十月的那个文件,也就是提出“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那个方针的年月。

    那个年月,也是全民经商热潮一年,正是在那一年,书报亭突然就出现在全国大江南北,一下就成了一种风潮跟时代特色。

    一直到两千年之后,书报亭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改成了各种便利店。

    但不管怎么样,这说明书报亭,不,便利店这个玩意儿,是有极大需求的,而且目前来讲,这还是一片蓝海,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

    因为通过李有福跟张前进,曹志强已经知道,别看如今的新华书店还是一家独大,但就销售规模来讲,已经不如那些个体户性质的民营书贩了。

    只是这些民营书贩呢,大都是摆摊的形式,很少有固定场所,也基本没有什么售后服务,图的就是一个便宜跟方便。

    便宜这一点,是因为这种民营书贩可以毫无顾忌的售卖盗版书,而盗版书的价格通常比所谓正版书便宜很多,且因为此时的盗版书大多数也是正规出版社搞的,所以质量也不错。

    相对来讲,新华书店就要脸许多,一般的盗版书是不允许上架销售的,价格自然就要贵许多。

    至于方便,则是因为新华书店的开设地点,都是原先就定好的,不是根据实际发展来定的。

    而一些新建设的小学中学大学之类的,往往距离新华书店比较远,这时候呢,能在学校门口摆摊的书贩子,自然就受到大家的喜爱跟欢迎。

    还有一些知识分子聚集的社区,这些人对书籍的需求也比较高,但新华书店未必就开在这些地方,所以摆摊的书贩子同样给这些人带来了方便。

    个体书贩子卖的书又便宜又方便,所以在总体销量上来讲,其实早已经超过了新华书店的销量。

    没办法,这就是市场的威力!

    然而,个体摊贩的隐患也有不少。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混沌天帝诀 大国军垦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讨逆 重燃青葱时代 重回1982小渔村 文豪1978 超级修真弃少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979黄金时代 华娱从男模开始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那年花开1981 至尊战王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神州战神
最多阅读 捞尸人 顶级诱捕公式 雪意和五点钟 好运时间 仵作惊华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慢性沉迷 病态占有 小蘑菇 白色口哨 黑天 刺青 斗爱之冠 薄荷酒 还债 他从火光中走来 蜜桃甜 魔种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