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熟悉(第 3/4 页)
护卫们都知道,这队人是从利州东路来的,手里拿着兴元府开出的凭由,还有四川制置使聂子述颁下的一面牙牌。他们来这里两三个月了,走访了许多船厂、港口和水寨,查问了许多琐碎。
比如海船的价格如何、船只制造的流程怎样、海上商贸的大宗货物是哪些,周转的时间、占用的人力又有多少,大宋在这上头的投入产出如何。随着话题展开,他又时常打听这两年里,北方大周做到什么程度,大周在海上的投入如何,什么样的货物在大周卖的最好,大周的船队管理可严明,船员们的精气神如何,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有人疑惑这年轻人为什么问到这些,他解释道,自己是为川中的富商巨贾打个前站,那关系到巨额钱财出入,不得不紧盯天下大势,所以非得问得细致才行。因为每次探访,他都给出优厚的好处,所以时间久了,大家也很欢迎他。
这阵子大食海寇作乱,沿海各地不是很太平。这队人胆子也真大,照旧到处探访,还曾经杀死过几个劫道的小贼。
不过,看他们现在的模样,这场远道而来的探访即将告一段落了?
一名仆役格外熟络地问道:“小官人,这一趟是要去哪里?去城南的船厂?去泉州的市舶司?又或者……”
他看看一行人的打扮:“这是要走远途?”
年轻人拍了拍身后马背上的包裹,客气地道:“叨扰了许久,差不多也该回去复命啦!”
“要回兴元府吗?这一程可须得好走了!”仆役有些遗憾,想着这么慷慨大方的住客可不多见。
“先回兴元府,接着说不定还要走远路。”年轻人说话的声音里,带着天南海北的口音混合,好像川陕的口音重些,吐字又有点怪。
因为来自大宋的北部边境,这年轻人身边的护卫们,有好几人都是异族,看发型像是党项羌,或者其它什么番部、鞑部的人,而且裸露在外的面庞和胳膊上伤疤很多。护卫们的汉话说不利落,这会儿只默然候着。
在仆役想来,兴元府就已经相隔千山万水,是远得不能再远的地方了。听到这年轻人还要再走,他忍不住笑道:“离了兴元府,还有多远的路途能走?”
年轻人也笑:“有,有。要做事就得受得辛苦,那路走起来,上万里都有呢!”
上万里以外,那是什么地方?仆役的脑海里对此毫无概念。他只当年轻人在吹牛,哈哈大笑。
说过了闲话,年轻人一行出了门沿街慢步,恰好让过了堵在知州衙门前的史天倪一行。
有部下敏锐地感觉到,史天倪等人挟裹气势,非同小可。
他想要回头去看,年轻人低声道:“别回头,照旧慢走。”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