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逼迫(上)(第 2/3 页)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胥鼎没理会那文官,语气平和地挥了挥手,那个骑士立即退出。
站在堂下左右的好几名官吏本来浑身都绷紧了,见胥鼎不像是怒气十足模样,齐齐都松了口气。就连那站出来喝问的文官也是一样。
按道理讲,莫说缙山防御判官没有权限这做,缙山防御使也不行,再上头的中都北面元帅也不行。
大周皇帝郭宁从来不掩饰自己出身卑微,对具体政务和治理一窍不通,所以从来都乐於放权,把重任完全交托给耶律楚材和胥鼎。尤其胥鼎,皇帝几乎完全放手,使他延续了其父胥持国遗留下来的官吏门生,保持了控制中都局势的权力,保障了两朝兴替以来的平稳。
中都大兴府是国之中枢所在,如果不是尚书右丞相兼大兴府尹胥鼎同意,谁也没权力杀人。
而这些议事之人也都是朝廷股肱,个个位高权重,随便谁发一句话,就能穷治区区判官之罪。但他们谁也不会这样做,甚至那个出言指摘之人,也只是在试探胥鼎的态度罢了。
按照规矩,缙山防御判官没这个权力,就算授意这判官行事的是左右司或者录事司等强有力的皇帝侧近机构,也不成。但在大周朝,无论皇帝怎尊重胥鼎,也无论制度怎逐渐完善;有一种情况一旦发生,什都得让路。
这情况就是,这几日发生的一切属於军事行动的前奏。
皇帝还真是好斗!
皇帝放出的消息是真的,大周的注意力即将转向;而转向之前,皇帝希望用一场真正的大战将蒙古人摧毁!
胥鼎往後仰了仰,让自己的後背略微靠近厅堂後方的横向走廊。从阴凉处穿堂而过的威风让他感觉舒服了很多。
此前都元帅府忽然密集传出许多关於高丽,乃至关於削减北疆驻军,转向海上的消息时,以胥鼎为首的文吏们全然是懵的。
这些消息是真是假?假的话,我们该怎配合,真的话,又为什没有向政务体系的通报?高丽方面那大变动,难道政务体系没资格参与其间?难道皇帝对文吏们有什不满?
有人私下问胥鼎,胥鼎自己也有很多疑问。他想去当面问问皇帝,却怕自己过於急躁,有失宰执的风度,也显得皇帝和宰执间缺乏默契。
这会儿军队下属的小官儿开始大张旗鼓地抓捕奸细,甚至当街杀人,大兴府的下属官员们俱都不满,胥鼎反倒想明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後面精彩内容! 他知道皇帝为什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也知道皇帝为什通过都元帅府的军队体系将这个决定急速推进,却到现在还没有正式通报两位丞相。
因为去往海上、向高丽或者日本伸手的决定,是皇帝与军队妥协的结果,而非皇帝本人的主动决策。乃至正在紧锣密鼓展开的诱敌、即将爆发的战争也是一样。
大周的军队规模庞大,又牵扯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就会生出利益诉求。皇帝再怎威望崇高、令行禁止,皇帝所控制的监察机构再怎厉害,他也不可能像是对着数十数百人那样,以一人之力强行板着巨兽的辔头,将军队往不愿意的方向硬拧。
正在进行的邀战,其实是一步步利益交换和平衡的结果。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