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齐大壮的第二首传世佳作(第 2/4 页)
此话一出,下面一群学子眉头皱了起来,怎么会考诗词歌赋,他们准备的都是经史子集啊,这些那天多少宿不睡觉,就是为了把经史子集一些篇章背诵下来,那能想人家压根不考,竟然考诗词歌赋。
这诗词歌赋在科考里并不占多少比重,真正要靠的是经史子集,是道德文章,可是今日竟然要考诗词歌赋,一时间众人都是陷入困境。
这就好像高考前押题,结果彻底押偏了一个情况。
众学子面色不好,不够唯有几个人面色如常,其中就包括坐在前排的王才举,许仙,以及坐在最后一排的齐大壮。
王才举那是感觉自己一切智珠在握,果然他要考诗词歌赋,而自己准备的就是诗词歌赋,这简直就是押对了考题类型啊,起步就比人快了一步。
许仙面色如常,主要是许仙提前从王才举那里知道于毅要靠诗词歌赋,因此也不觉得意外,而且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许仙肚子里有无数好诗文,这些诗文都是许仙从空间提供的唐诗宋词一万首这样的诗集中获得,从里面拿出任何一首,那都是名篇。
而除了他们二人还有一人形色如常,此人就是齐大壮,齐大壮这时表情淡然,无欲无求,至于作诗,那还不是手到擒来,至于被大儒赏识,他根本没想过,他这时脑袋里想的是,今天的事情办的不错,回去能不能从老爹的手里骗出点银子花花。
至于被大儒赏识这种事情,齐大壮想都不敢想,除非大儒眼瞎,不然岂能看上自己,齐大壮别的好处没有就一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哪路货色。
于毅看了一众学子的表现,笑而不语,让众人反应一会儿,这时坐在于毅身旁的王敬之与王敬铭兄弟二人嘴角忍不住上翘,你看看被我们押对题目了吧,果然是考诗文,通文这孩子这回定然要脱颖而出啊。
想着二兄弟相视一笑,刘寄如则是在一旁道:“爱莲兄依旧如此不走寻常路啊。”
于毅闻言笑道:“泰安兄,我这已经在走寻常路了,毕竟,我爱诗词歌赋的消息,有心人估计已经知道,说不定有些人已经准备针对这一特点,对我进行研究,从而想要投我所好。”
刘寄如一愣:“还有如此之人?”
于毅道:“定然是有的,不过不重要,人生本就不公平,咱们要允许他人作弊。”
刘寄如道:“爱莲兄大度。”
于毅道:“不,是看开了,以前我觉得这很不公平,后来又觉得很公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是吧,王兄。”
于毅转头看向王敬之,王敬之听了这话尴尬的笑了笑道:“是吧。”
说完这话,于毅道:“好了,诸位学子,且听我的题目。”
众人听了这话神情一正,王才举也做好了准备,脑海中回忆着准备好的几首诗,是怀才不遇,还是忧国忧民,是郁郁不得志,还是抨击丑恶与黑暗呢?
想着王才举看着于毅,于毅这时也看着下面的学子,紧跟着手一指,指向远处的一池荷花道:“就以莲花为题吧。”
听了这话众人一脸懵逼,咏物,竟然要做咏物诗,王才举这时也瞪大了眼睛,咏莲?
众人傻眼了,都以为这等身份的大儒,出的题定然是忧国忧民之类的,哪曾想竟然直接咏物,还是别人写烂了的莲花,自古文人雅士,写莲花都写烂了,还能写出花来吗?
一时间所有人都犯了难,王敬之王敬铭兄弟二人脸色抽搐,他们万万没想到于毅如此不按套路出牌啊,他们可是准备各种诗文,就没有一首是咏物的啊,想着他们看向王才举,只见王才举也傻眼了,不过经过片刻的震惊之后,王才举收敛心神,既然没准备,那就赶紧想想。
这也是王才举的优点,就是可以快速反应,把自己从低沉消极的情绪中叫出来,想到这里王才举看着满池荷花,荷花池子是一个大水池,外面有一口活泉水,往里面咕咕的冒着清水,一颗大树长在池塘旁,树荫遮蔽小半个荷花池,几只蜻蜓这时站在花瓣上看着还挺美,有些荷花已经开了,可是还有一些却含苞待放。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