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俘虏安置(第 3/4 页)
“加上后营看押的四千俘虏,怕是这一战下来,光是突厥降兵就要过万。”
听了周钧的话,王忠嗣眉头皱的更深了,直接说道:“过万降兵,倘若圣人来询,某总要给个章法。”
周钧想了想,开口说道:“贞观四年,卫国公李靖大败东突厥,生擒颉利可汗,十万突厥人成俘。”
“如何安置十万俘虏,太宗曾向众臣问策。”
“中书侍郎颜师古曾道,请皆置之河北,分立酋长,领其部落,则永无患矣。”
“礼部侍郎李百药道,仍请于定襄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
“夏州都督窦静言道,戎狄之性,有如禽兽……置之中国,有损无益……分其土地,析其部落,使其权弱势分,易为羁制,可使常为藩臣,永保边塞。”
“中书令温彦博道,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
“而秘书监魏征言道,突厥世为寇盗,百姓之雠也;今幸而破亡,陛下以其降附,不忍尽杀,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
说完这些,周钧看向王忠嗣,停下了话锋。
王忠嗣摸了摸胡须,说道:“太宗终纳温彦博之法,将突厥人安置于河北、河东、关内三道。”
周钧点点头,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贞观十三年(639年),突厥贵族结社身为中郎将,先欲刺杀高宗,后欲夺取城门,最终失败遁走。”
“调露元年(679年),东突厥首人阿史德温傅起兵造反,北方二十四州之突厥民呼应,前后聚集十万余人,终被裴行俭所败。”
“永隆元年(681年),突厥阿史那骨咄陆,再率五千余众叛唐,沿途召集残部,至六万之众,后被薛仁贵击溃。”
“在此之后,突厥人先后十余次掀起叛乱,从未停歇。”
说到这里,周钧停了下来。
史书中还有另一段话,一直回响在周钧的脑海里,但是他却没有办法告诉王忠嗣。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