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边事策问(第 2/4 页)
中间,李林甫无意间说起了第一次来灞川吃到的春笋烧鱼,不由赞叹道:“自从那一次在左监宅中,吃了那赤焯鱼,我念念不忘,回去便让厨子多番尝试,却是怎么也做不出那个味道。”
庞公闻言笑道:“那烧菜的法子,乃是二郎的独创。”
李林甫一愣:“那烧菜法子,是周二郎想出的?”
庞公:“咱家那轮舆, 外面加装的扶手,还有亭楼台阶旁的斜坡,皆是二郎的主意。”
李林甫闻言,转过头来, 先是看了一眼垂首不语的周钧,又转回头来对庞公说道:“周二郎可真是深得庞公信任啊。”
庞公:“不止是咱家,这别苑里,有受了二郎恩惠的流民,还有平日里得了照顾的杂户,提起他都赞不绝口。”
李林甫听到这里,有几分惊讶,面露思索。
与庞公又说了一会儿话,李林甫起身说是想要在别苑中看看。
庞公出行不便,便让周钧作陪。
周钧陪着李林甫来到内苑的湖畔,站定在水榭花圜之中,看向灞川的湖光山色。
李林甫看向远方的景致,叹道:“上次来的匆忙,也没有细看这里的风景。”
李林甫感叹了一会儿,突然对周钧问道:“二郎,你曾随朔方大军去过漠北,这大唐的边军战事,你如何看待?”
周钧闻得此言, 不知李林甫深意, 只是小心的回道:“大唐天威, 戎夷蛮狄,俯首称臣。”
李林甫摇头道:“边军艰苦,又辖制恶劣,那些入了节度使的外放重臣,见识过长安、洛阳等地的繁华,大多心向京畿江南,懈怠军政。”
“李某也曾迁任陇右、河西节度使,从到了辖地起,没有哪一天,不在思念长安。”
“反而当地的蕃将,土生土长,能够扎根边疆,凝聚当地力量,抵御外敌侵扰。”
听到这里,周钧心中一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