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老夫也想看看,老夫的儿子和张顿比,究竟差哪了!(第 2/4 页)
“半个月后,科举就开始了,国子监那边准备如何?”
府衙大堂中,长孙皇后正襟危坐在尚书坐席上,面容平静的看着坐在下方的吏部侍郎,以及吏部下属的司封、司勋、考功三曹的郎中,主事,员外郎等十几个人。
吏部侍郎肃然道:“已经妥当。”
长孙无忌嗯了一声,“此次参加科举的士子,有多少人?”
吏部侍郎回应道:“一共一千四百二十三人。”
“人数不少啊。”
长孙无忌眉头一皱,“比老夫想的还多一些。”
唐代的状元,实际上最多只相当于明、清的“会元”,甚至连会元都不如。
因为明、清诸朝科举考试已是主要的选拔官员的途径。
筛选层次即多且严,参加科举的人数亦远远超出了大唐。
大唐应考的士子,多则两千人,一般每年一千人左右。
此次开恩科极为仓促,却能有这么多士子参考。
长孙无忌呼了一口气,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声道:“此次科举,乃是制科,由陛下亲自出题,你我且等着便是。”
众人点了点头,就在此时,忽然吏部一个小吏走了进来,拱手大声道:“长孙尚书,褚起居郎来了。”
褚遂良?他来干什么?长孙无忌眉头一皱,“叫他进来。”
“诺。”那名小吏赶忙点头。
很快,褚遂良穿着一袭官袍,笑吟吟大步走了进来,道:“长孙尚书,各位同僚,好些时日未见了。”
长孙无忌瞅着他,“褚遂良,你是起居郎,门下省的官,跑我吏部作甚?”
褚遂良笑道:“再过半个月,科举就要开了,长孙尚书是主考官,老夫自当过来见一见上官,好混个脸熟啊。”
“上官?”长孙无忌眼瞳一凝,盯视着他,“陛下让你做副官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