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筹钱修路(第 3/4 页)
除了戈柔的折子外,其它折子也都有可取之处,不过都是说把水泥用在何处,怎么用,如何用,谁来用,写的比较细致,甚至可以直接下命令执行就可以了。
只有戈柔的折子,上面说了水泥可用在何处,里面还说了如何让商户谈银子来修路。
康熙瞧了她的想法,觉得可行性很高。
不过他也发现了一件事,戈柔似乎特意喜欢让商户出银子办事。
对此,戈柔觉得这很正常啊!
现代有不少旅游景点附近的路都是私企出资修建,一来为了好名声,在政府跟前挂个好,二来路好走了,景点来的人也就多了。
要想富,先修路,这话可不假。
水泥成本不算高,对才普通百姓来说价格可能好一些,但是对商户来说,路修得好,利大于弊。
商户之所以能赚钱,一部分商业可少不了运输。
好路,能够节省不少时间,也能减少路上意外的可能性。
到时候再给出保证,以商户的名义命名路的名义,这可是极好的宣传方式。
有眼力劲的商户,便是抢着也要拿钱出来的。
康熙觉得非常可行,而且这个思维模式给了康熙许多启发。
随即康熙把戈柔叫进宫,父子俩说了许多,随后没两天,康熙便把除了戈柔以外的儿子纷纷派出去,做什么呢?
当然是游说商户“拿钱”了。
康熙给的计划比较明确,不算特别难,只要意思表达清楚了,修路对商户来说其实是名利双收的事情。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