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试探(第 3/4 页)
“士季莫非觉得司隶校尉太小?”司马昭微笑道。
司隶校尉比二千石,汉时领一千两百刑徒秘密监察京师及周边,上督王公宗亲,下督百官勋贵。
位不可谓不高,权不可谓不大。
钟会赶紧作出一副感激涕零状,“能为大将军效命,会三生有幸。”
司马昭以他出任司隶校尉,既是信任,也是敲打。
钟会自然心领神会。
“如此甚好。”司马昭伸了伸懒腰,“陛下召集众臣对论少康之治,士季乃此道高士,不可不往。”
“谨遵大将军之令。”
洛阳皇宫,太极东堂。
皇帝曹髦也正在与群臣对论。
侍中荀顗、尚书崔赞、袁亮、钟毓、郑小同、中书令虞松皆在,以及新上任的司隶校尉钟会。
“少康收集夏众,复禹之旧绩,高祖拔起陇亩,芟夷秦、项,包举宇内,斯二主可谓殊才异略,命世大贤者也。考其功德,谁宜为先?”魏帝曹髦继位之后,对中兴夏朝的少康极为推崇,认为古今贤主,无过于少康。
当然,这绝非只是简单的对论。
曹髦虽只有十五岁,却天资聪颖,钟会曾在司马师面前评价:才同陈思,武类太祖。
石苞亦言:武帝更生、非常人也。
今日表面是对论,实则是借少康之事,抒发自己有中兴曹魏之志,拉拢士族才俊为已用。
荀顗、钟毓、虞松等人何尝不知皇帝的心思?
“少康功德虽美,犹为中兴之君,与世祖同流可也。至如高祖,臣等以为优。”荀顗一句话就表明了立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