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问策(第 2/4 页)
台阶两侧卫士皆身躯雄壮, 盔甲鲜明,黑甲青缯, 手持长戟, 威武不凡。
见惯了武功城的残破, 忽然见到这般场景,大魏的煌煌国威扑面而来, 杨峥顿时感觉自己有些寒酸。
卫士眼神颇为不屑。
杨峥心怀忐忑的入内。
夏侯玄已在堂中等候多时。
一方几, 一卷席,一杯清茶,一排灯, 一个人。
杨峥不敢四处乱瞟, 垂下脑袋,单膝跪地,“部曲将杨峥拜见都督!”
“起。”虽是一个字, 但声音颇为温和。
受庞会、邓飏、郭淮这些人的影响,杨峥对上位者有种本能的恐惧,总感觉在面对猛虎,一不小心,即为猛虎所噬。
但此时的夏侯玄却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
“你在武功做的不错。”淡淡的声音如同清泉。
杨峥心中不禁暗赞,有些人的高贵是与生俱来的。
今日夏侯玄这般说,肯定是有人在他面前为自己说了好话。
除了杜预,也没别人。
“属下职责所在。”杨峥老老实实。
夏侯玄唏嘘道:“职责、职责,若军中诸将皆如你这般,大魏也不会有骆谷之败。”
这话的指向性非常明确。
当初伐蜀,郭淮为前锋,却全军而退。
其中秘辛,不是杨峥这种小人物敢置喙的。
见杨峥不接话,夏侯玄换了一个话题,“如今我军大败,关中虚疲,羌氐匈奴有蠢蠢欲动之势,蜀军在汉中积蓄粮草,似有北侵之意,你可有良策?”
杨峥心中一动,这就是在面试了。
魏国升迁的权力掌握在中正官手上。
而中正官被世家老臣把持,他们互相举荐,互相吹捧,以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夏侯玄早洞悉其中弊端,屡次进言“审官择人、除中正官、改服制”等举措,这便是名噪一时的“正始改制”,但以司马懿为代表的世家老臣们口头答应,暗地里一笑置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