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三十一章 本钦差要屠了壶里部【求订】(第 3/4 页)

    汤定邦起初的慌乱过后,心中便已经想出了应对之策,以他汤家这些年在草原上结下的关系,只要此番能够带着族人逃到草原之上,谁又能够奈何他们汤家。

    本来最好的选择是将李桓给抓住,只可惜汤定邦距离李桓之间隔了杨一清这位三边总督,所以汤定邦舍弃了李桓,选择了杨一清这位朝廷重臣。

    汤定邦清楚,只要将杨一清控制在手中,那么他汤家便可以要挟钦差李桓放他们汤氏族人离去。

    不得不说汤定邦足够果决,想的也没错,如果说真的让他将杨一清控制在手的话,汤定邦的一番谋划还真的有可能实现。

    只是在其动手的一瞬间,杨一清察觉到汤定邦的意图,抬手便是掐指成剑向着汤定邦刺了过来。

    杨一清虽是文臣,可是却以文臣之身行武事,一身修为之强,远超汤定邦所预料。

    汤定邦一身实力自是不差,毕竟能够在九边之地,成为一任卫指挥使,要是没有点能力的话,恐怕早就坐不稳了。

    只可惜汤定邦遇到了杨一清这位足可以出将入相的异类,就如那王阳明一般,谁又能想到如王阳明、杨一清这般的文臣,竟然还有着一身深不可测的修为呢。

    嘭的一声,只是一交手,汤定邦整个人便被震的倒飞了出去,眼中满是骇然之色的看着杨一清。

    杨一清冷哼一声道:“来人,给我将这叛国逆贼拿下。”

    守在外间的总督亲兵闻言冲进了大厅之中,目光落在汤定邦身上。

    汤定邦摇摇晃晃的爬起身来,看了杨一清一眼,身形一跃竟然向着李桓扑了过去。

    既然奈何不得杨一清,那么便拼上一拼,万一擒住了钦差李桓了呢。

    杨一清见状只是摇了摇头,并没有出手的意思,李桓实力如何,虽没见李桓出手,可是杨一清却能够感应到,李桓的一身实力未必就在他之下,所以当看到汤定邦的举动的时候,杨一清只为汤定邦的运气而感叹。

    也是汤定邦运气不好,遇上了李桓这位实力高强的钦差,再加上他这位文人中的异类,这要是换做其他的文臣总督、钦差的话,说实话,以汤定邦的实力,突然暴起之下,还真的会被其得逞。

    李桓坐在那里,看着扑向自己的汤定邦,嘴角露出一丝不屑之色,抬手将手中的茶杯一推,顿时茶杯飞出,随着一声惨叫,汤定邦再次倒飞出去,重重摔落在地。

    几名总督亲兵上前,长刀出鞘,架在了汤定邦的脖颈之间,与此同时,汤顺、汤定国几人也尽数被拿下。

    李桓目光扫过一众人,看了被擒的汤定邦等人,目光落在杨一清身上缓缓开口道“杨总督,可否随李某私下一叙。”

    杨一清闻言眼中露出几分诧异之色,不过闻言当即便点头,起身跟着李桓向着边上的偏厅走了过去。

    李桓、杨一清二人走进偏厅之中,而外间的大厅之内一众官吏还有乡绅豪强则是一个个面面相觑,看着被拿下的汤家众人,心中不由生出几分忐忑来。

    尤其是他们不知道这会儿杨一清、李桓这两位陕地最高的官员私下里在商议什么,此番汤家勾结鞑靼之事事发,影响之大可想而知,不知道将会有多少人掉帽子,甚至掉脑袋。

    其他不提,反正亲近汤家的官员怕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至于说汤家之人就更不要说了,必然会被朝廷斩草除根以儆效尤。

    不管这些人心中如何惶恐,如何想,偏厅之中李桓向着杨一清点了点头,二人落座。

    杨一清捋着胡须看向李桓道:“不知李大人有什么话要同下官说?”

    李桓看着杨一清道:“杨总督以为此番汤氏一族勾结鞑靼人入寇,劫掠朝廷赈济粮,要如何处置才好?”

    听李桓提及此事,杨一清神色一正道:“理当抄家灭族,族灭之,如此方可震慑人心,方对得住那因为汤家而身死的数万百姓。”

    李桓眼中闪过一道冷冽之色道:“难道只清算汤家吗?”

    杨一清不由的愣了一下,诧异的道:“当然还要清楚汤家在军中、地方上的党羽,这些人皆与汤家同罪,非严惩不可昭显王法昭昭。”

    显然杨一清以为李桓是想要惩治那些同汤家相勾结的官员、豪绅,对于那些官员、豪绅,杨一清同样是无比厌恶,自然不会给他们说什么好话。

    只是李桓闻言却是摇了摇头,看着杨一清道:“杨总督却是忘了这大案之中的另外一个主角啊。”

    杨一清颇为不解的看着李桓,心中思量万千,却是实在想不出李桓所指为何!

    深吸一口气,杨一清冲着李桓拱了拱手道:“下官不太明白,还请李大人明言!”

    李桓冷冷的道:“鞑靼人,鞑靼人杀我百姓,入寇我大明疆土,汤家的确是罪该万死,可是鞑靼人一样罪该万死。”

    杨一清闻言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李桓竟然想要清算鞑靼人。

    心中一惊,杨一清忍不住豁然抬头,惊愕的看着李桓颤声道:“大人你的意思是……”

    李桓冷笑道:“汤家伏诛,罪有应得,然而绥德数万百姓饥寒而死,其中同样有鞑靼人的罪孽,难道就这么算了不成?众所周知,本钦差睚眦必报,杀人如麻,对贪官污吏如此,对这些鞑靼人也是一般。”

    杨一清闻言先是一愣,紧接着苦笑一声道:“话是如此说,可是鞑靼人如今已经退出长城,回到了草原之上,我们就算是想要为绥德百姓报仇,也是无从报起啊。”

    李桓哈哈大笑道:“鞑靼人既然逃回了草原,那么我们便杀入草原,杨总督以为如何?”

    哪怕是隐约之间已经猜到了李桓的意思,可是听到李桓这么说,杨一清仍然是忍不住用惊骇的目光看着李桓。

    大明自宣宗皇帝之后便再也没有主动踏出过长城,主动针对草原异族发起过攻击,近数十年来,大明上下在应对从草原异族的时候,完全是处在守势。

    敌来我挡,敌去则朝堂上下皆大欢喜,从没有人想过如太祖、文宗等几位帝王一般率领大军主动出击,征伐异族。

    哪怕是如杨一清这般的一时俊杰之人物,因为受到思维,或者说整个朝堂大环境的影响,也从来没有想过要主动出击草原异族。

    所以说当听了李桓的话之后,纵然是以杨一清的心性修为也忍不住用一种惊诧的目光看着李桓。

    好一会儿,完全消化了李桓的话,杨一清脸上满是凝重之色,看着李桓缓缓摇头道:“非是杨某不想,若是可以的话,杨某也想率领大军屠了那壶里部,为绥德数万百姓报仇雪恨。”

    说着杨一清轻叹一声道:“可是此等军国大事,没有朝廷的调令和旨意的话,下官这三边总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恐怕下官也调不动一兵一卒啊。”

    看了李桓一眼,杨一清又道:“况且主动进入草原,看似简单,实则风险极大,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会引发鞑靼与我大明之间的大战,朝堂上下,衮衮诸公,恐怕没有一个人会答应。”

    李桓心中明白,杨一清所言乃是事实,若是真的主动出塞挑起战事的话,在朝堂百官眼中,不管结果如何,哪怕是打了胜仗,恐怕也要落得一个擅开边衅的罪名,最终难逃一死。

    李桓既然想着出关去寻壶里部的麻烦,自然考虑过这些,所以听了杨一清的话,李桓只是看着杨一清道:“杨大人,李某只问你,可有胆量随李某出关屠了壶里部否?”

    说着在杨一清惊讶的目光当中,冷笑道:“至于说到时候朝堂百官会有什么反应,一切皆有李某来承担。”

    带着几分自信与张扬,李桓淡淡道:“李某身为钦差大臣,临行之前,陛下曾说过,陕地之事,本钦差有先斩后奏之权。”

    杨一清呆了呆,下意识的道:“可是大人,军国大事……”

    李桓哈哈大笑道:“军国大事又如何,吾为钦差,同样可一言而决。”

    说着李桓肃声盯着杨一清道:“三边总督杨一清听令!”

    眼见李桓拿出了钦差大人的姿态与架势来,杨一清深吸一口气,上前躬身道:“杨一清在!”

    看着杨一清,李桓缓缓开口道:“杨总督,三日之内,以你最大的能力,可抽调多少精骑随我出关?”

    杨一清闻言稍稍沉吟一番道:“若是只限三日,下官全力抽调的话,可抽调五千精骑,十日之内可征调精骑一万。”

    李桓眉头一挑,听杨一清这意思,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延绥、甘肃、宁夏三镇能够拿得出手的精锐骑兵也就只有万余,这数量相比三镇明面上十几万大军,的确是少了许多,可是说实话,延绥、甘肃、宁夏三边能够抽调出万余精锐出来,已经是超乎李桓的预料了。

    李桓沉声道:“本钦差命你即刻抽调精骑五千,随时听令。”

    杨一清肃声道:“下官领命。”

    看了杨一清一眼,李桓冲着杨一清拱手道:“李某在这里代延绥百姓谢过杨总督了。”

    杨一清闻言连忙摇头道:“李大人言重了,真要说的话,应该是下官这三边总督代延绥百姓谢过李大人才是。”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晋末长剑 小老板 大魏宫廷 我家娘子,不对劲 沉溺 江湖三女侠 天下枭雄 末日走私商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斗罗之空棍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唐官 北齐怪谈 世子妃 红楼之挽天倾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