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南匈奴攻略(第 3/4 页)
在现在皇室商会限制那么大的情况下,被杨易经营得有声有色,做大做强。
他能做到,别人在同样的规则下根本做不到。
可若是违反规则,大概第二天暗卫就过来请去喝茶。
“陛下,关于凉州那边商路问题……”就说现在,杨易就凉州线的商路进行汇报。
河运虽然方便,不过考虑到黄河中段经过南匈奴的地盘,商品最多运到河南尹,然后再进行分流,只是这样一来,运输成本就提升许多,尤其还有安保成本。
本来杨易暂缓商路开发,只是前不久甄氏作为中间人,引荐南匈奴单于呼厨泉。
呼厨泉的意思是,只要大汉帮他夺回权力,那么南匈奴会如同臣服于大吴。
“简能,你应该知道,我对胡人的政策是怎么样的。”孙暠看向杨易。
对胡人他的态度和公孙瓒差不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南匈奴的确汉化已久,只是到底不是自己人。就说这次叛乱之后,期间也是多次劫掠并州,当初张懿就因为这个被杀,丁原才去任职的。
很不巧,孙暠是个大华夏主义者,他不在意自己麾下的人是什么民族,种族。
但必须要加入华夏文明,成为华夏子民。
华夏文明有很大的包容性,就如同它会不断进化来适应新的环境和变化。
这也是这个文明,是所有古文明唯一能存续至今的原因。
也正因为包容性很强,可以允许多民族共存的情况,毕竟在民族之上,有‘华夏’的前缀。
退一万步说,既然有能力完全吞并南匈奴,收回河套区域,为什么非要让给别人经营?
“这样是臣要说的,臣以为不需要出兵南匈奴,也能通过商业的方法,整垮现在的南匈奴,继而完成汉化。”杨易回道。
“通过商业的手段?”孙暠来了兴致,尤其杨易许诺不用出兵。
“是的……”杨易当即把他的手段说了出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