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诸侯之路(四)虎有余威(第 2/3 页)
“齐侯已率六国诸侯联军正式攻略郑地,郑国不敌,主动收缩兵力,导致东境大部城邑都已沦陷。如今诸侯联军正包围着郑国的密邑,跟郑国守军对峙之中。
另外,南面的许国攻略郑国南境也有所进展,收复了一些疆土。”
于正赶紧对着郑国的地形舆图,找到了密邑所在,却是在郑国的腹心之地,便是离郑国国都新郑邑(今河南新郑)也不算远。
密邑,因为是郑国新修建的城邑,所以又称“新密”(今河南新密)。新郑,因郑国东迁,西边的旧地原有一郑邑,所以东边便自然成了新郑邑。
“诸侯联军为何止步于密邑不前,可是粮草有所短缺?”于正问道。
情报司人员对郑国各地的历史和地理等都早有做过收集,因而施展能脱口而出地回答于正这个问题:
“启禀主君,这却与密邑的历史有关。西周分封时曾建立了姬姓密国,春秋时,密国被郑国所灭,成为郑的附庸。
密国是以密山为名,又南邻洧水河,因为地理位置险峻,所以郑国在此新建了关隘城邑。也因为是新城,所以城墙高耸坚固,暂时抵挡住了诸侯联军的攻势。”
于正一边听着汇报,一边就着地图推演着形势:
“诸侯联军春季出兵,刚入夏季便推进到了郑国的腹地密邑,进展不可谓不顺利。如今既阻于关隘,怕是要有一段的相持期。
既如此,趁着郑国大军被联军所牵制,我们也可出兵了。”
密邑离郑国的国都新郑邑也并不算远,若是密邑被攻克,诸侯联军便能趁势包围郑国国都新郑,到时候郑国亡国也是有可能的。
对于郑国来说,形势已是万分危急,所以于正认为郑国在此危亡之时还会留上一手,此时便是有十分力气也都全用上了,各地城邑必然空虚,正给他攻取的机会。
家臣们也都同意于正的决定,此次确实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应该说自东周以来,郑国还从未这么虚弱过。平常都是郑国欺压别的小国,什么时候被别国攻到过国都附近。
“元锐,礼宾司的出使情况如何,可有什么收获?”于正又问道。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