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真弓真枪(第 2/4 页)
    有说他卷入跟高阳公主的偷情案所以才被腰斩的。
    也有人分析说,李二尊崇道教,而他这个表现出色的佛教弟子有可能不小心地卷入到了朝堂之间的斗争中。
    比如说李承乾,其实李承乾跟佛教的关系很密切。
    不过在大唐,佛教也确实受欢迎。甚至可以说,上至皇后、公主,下至凡夫俗子,几乎没有人不喜欢的。
    第一,他们说话好听,讲理讲得让人听了觉得瞬间通透。
    第二,他们往往还会治病什么的,反正,就是会很多东西,而且能办成很多别人办不成的事。
    在大唐,佛教那简直就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体现。
    不单单给予人精神安慰,而且,还懂得各种技术。
    难怪佛教能传遍大唐。
    就比如说四川还是什么地方,有僧人给当地百姓传播甘蔗制糖技术,让百姓收益比原来种甘蔗丰厚十倍不止。
    你想想看,就这样的人,你说能不让人喜欢吗?
    当然了,人多了,就什么杂鱼都有。
    而且……
    事实上,这甘蔗制糖似乎也不是那僧人自愿的,而是实在没办法,好像是他家的驴毁坏了百姓的甘蔗苗,所以就拿这个技术来作为赔偿。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可以发现。
    佛教在当时就是牛逼。
    别人治不好的病,他们去念一下经就好了。
    别人想不通的事,他们一句话别人就念头通达了。
    回到正题。
    魏砚说是在救他,真不是开玩笑。
    因为他呆在长安肯定死,不是因为偷情,就是卷入朝堂争斗。
    但是去了吐蕃,说不定还能活。
    当然!其实更重要的是,魏砚想让吐蕃百姓少点杀戮,多点慈悲之心,别老想着来大唐打秋风,为什么你们不能自己自食其力,非要去抢人家的。
    本来他大可说个别人的名字,可问题是……
    他就只记住了他。
    而另一边……
    禄东赞这里。
    其实双方都可以建石堡,这是相对比较合理的。
    禄东赞也不知道魏砚跟他们的赞普说了什么。
    说不定是对他们赞普一顿威胁?
    总之,如今他也只能是照做了。
    很快。
    双方便重新拟定了所有的条件。
    这里甚至都没有提吐谷浑。
    因为吐谷浑都已经成了大唐的一个郡了。
    数日后。
    禄东赞已经在长安待得太久了。
    于是……
    接下来便是由李道宗,重新作为使者,联同还有其他的大唐官员,一起参加这一次的盟誓。
    这又是魏砚这人让人看不懂的一点。
    不过想想似乎也对。
    李道宗被魏砚这么一坑,肯定在牢里住得很不舒服。
    据说,文成公主已经被对方抢了。
    那以后,对方跟李道宗也就成了亲戚。
    这总该是要拉一把的。
    此时的大理寺门口。
    李道宗重见天日,也是感觉外面的空气无比地新鲜。
    老夫终于出来了。
    但是对魏砚的怨恨却没有减少半点。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