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论货币(第 2/3 页)
但随即,夏原吉冷静了下来,有阴谋……
自洪武八年,朱元璋下令发行大明通行宝钞后,朝廷每年少则发行几百万贯宝钞,多则发行一千五百万贯,三十多年来,总共发行了才不过两三亿贯宝钞。
就这两三亿宝钞,把大明百姓折腾的不善,大明宝钞从一贯换一两银子,到十四贯宝钞换一两银子。
如果再发行十亿贯大明宝钞,夏原吉不敢想象,大明宝钞会贬值到什么境地,百姓们会不会揭竿而起。
“小公爷可知道大明宝钞的前尘往事?”思考了半天,夏原吉开口说道。
“知道啊!”李云睿笑了笑说道,“夏大人是不是想说,朝廷滥发大明宝钞,导致宝钞贬值,百姓怨声载道,民愤极大?”
“小公爷既然知道这事,为何还会除此下策?”夏原吉听了李云睿的话,更加不明白了。
“那是因为你们不了解什么是货币及货币流通的本质……”李云睿笑了笑说道。
“什么是货币?货币流通的本质?”夏原吉听了之后,有些疑惑的看着李云睿说道,“货币不就是钱吗?货币还能是什么?还有什么是流通?”
“呵呵,夏大人,钱只是货币的表象,而其本质则是一般等价物。是度量产品或者服务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其他人交换权的契约。”李云睿拿出了后世货币理论中,关于货币的定义。
夏原吉听着有些拗口的名词,开始细细揣摩起来。
“夏大人,上古之时,没有金银和宝钞,大家不过是物物交换,你有一只羊,我有三只鸡,我们两者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交换,所以不需要货币。”
“后来,人们发现物物交换存在弊端,比如我有一只羊,想换一些米;但米的拥有者却想换两只鹅,于是大家就想了一个办法,找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物品,作为等价物,比如用贝壳。大家规定一只羊十个贝壳,一斤米一个贝壳,这就是货币的最初形式。”
“再后来出现了铜钱、金、银、交子、交钞和大明宝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金银、还是大明宝钞、亦或是宋时的交子、元朝的交钞,其本质就是充当交换一般等价物,不知道我这样说,夏大人理解不?”李云睿嘴皮子如开炮一般,说了起来。
夏原吉听了李云睿的解释后,似乎有所悟,点了点头。
“夏大人既然明白了货币的本质,那么我们再来说说货币流通。”李云睿笑了笑,继续说道,“所谓货币流通,就是货币从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打个简单的比方,夏大人手里有钱,我手里有货,你付给我钱,我把货给你,这就是货币流通!只有商品流通起来,货币才会流通。夏大人以为然否?”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