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如今计将安出(第 2/4 页)
在电没有发明前,有很多手动工具,以钻床为例,中国古代,木匠手中有一种工具叫弓辘轳,用来给木头钻眼。如果将弓辘轳放到后世的钻床架上,就能用手给加热后的钢钻眼,做出钢管来。
原型机,相当于游戏的demo版本,能用就行。
等了一刻钟,李云睿命人将砂范打开,将钢模夹进了水里降温。当水里没有热气冒出时,工匠将钢模夹了出来,扔在地上。
柳福带着一群工匠,围了上来,蹲在地上,用手指指画画。
“老柳头,要不我们拿锤子来,敲敲看看,是个什么货色?”一个匠人冲柳福说道。
“不需要了!从成色上看,比我们以前做的钢都好……”柳福看着地上的钢模,脸上露出了十分震惊的样子。
柳福炼铁炒钢多年了,这份眼力劲那是没的说,一眼就能看出钢的好坏。
众工匠听了柳福的话后,都大吃一惊,什么时候炼钢这么简单了?
炼钢,一是温度,二是铁和碳的比例。古代炼钢的过程,被称为打铁,原因无他,碳炉温度不高,无法去除铁中的碳,因此只能用锻打的方式,将铁中碳锻打出来。
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碳合金,含碳量2%~4.3%的铁碳合金称生铁。将生铁练成钢的过程,就是去碳的过程。
大量的空气吹入窑炉,除了做助燃之外,还可以和碳发生化学反应,生产二氧化碳,降低碳含量。
大明的工匠不懂,李云睿可是有六百年的见识,这可是基础知识,心里门清!
看着一群傻眼的工匠,李云睿心里倍爽,本来他以为没有三五十次的实验,甭想着成功!没想到第一炉,就成功地炼出了钢!
难不成自己就是爽文的男猪脚?天选之子?李云睿有些怀疑。
“诸位,这钢如何?可能赶得上诸位的手艺?”李云睿一本正经,面色严肃地问道。
“小公爷真是神人,居然不用碳,不用炒,就能炼出钢来,小老儿佩服之至!”柳福站起身来,冲李云睿躬身行礼。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