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39章 卖种苗(第 1/3 页)

    李云睿的一席话对夏原吉的触动很大。

    在这之前,夏原吉的理财思路无非就是开源节流,李云睿的话,让夏原吉找到了一条新路!

    在中国古代,朝廷收入主要依靠两大类,一是税赋,一是专卖。

    税赋长期实行以土地税为主,以商税为辅的税收制度。土地税主要是粮税和丁税,商税主要沿江河口岸设立关卡,征收过往货物的税收。

    至于专卖,则更好理解,盐、铁、马、茶这些战略物资,都由朝廷控制,对外出售。

    大明建国初期,朱元璋下令沿袭唐宋元三代的两税法,即土地税中的粮税和丁税,每年秋天和夏天缴纳两次;商税则由各地官府按律收取,比例三十税一。

    明朝的收税,比较奇葩。因为百姓没有钱,土地税大都以实物征收,夏税秋粮均以麦为纳税标准,称为“本色”;按值折纳他物,称为“折色”。

    打个比方,某人家里有十口人,地三百亩,每亩缴三十斤粮食,每丁缴十五斤粮。到了夏季要缴夏税了,某人拿着家里种的米来了。对不起,先折色,米一石五百文,麦一石一两银子,你需要每亩缴纳六十斤大米。

    为了应对朱棣造北京城的庞大开支,夏原吉一开始的打算,是在折色和专卖物资上进行开源,比如适当调整折色的比例,这样就可以多出一部分收入来;至于专卖的盐铁马茶,可以提高其产量,以增加朝廷的收入。

    夏原吉从来没有在商税上动脑筋,因为大明的商税一年也就几百万锭宝钞而已,相对于几千万石的粮食和木绵、布绢、丝绢等物,商税不值一提。

    今天李云睿的话,突然点醒了夏原吉,如果大明有十亿贯的商品和劳务,按照三十税一的比例,似乎随随便便就能收个几千万贯……

    问题是这十亿贯的商品还是最终环节的商品,还有中间环节呢?

    “此事兹事体大,我需要向陛下禀报之后,才能做决定。”沉吟良久,夏原吉抬起头来,看看李云睿说道,“小公爷说有两种方法,不知道另外一种方法是什么?”

    “建国有企业!”李云睿转头看着夏原吉说道。

    “国有企业?”夏原吉听了这个新名词,又是愣了两秒,说道,“何为国有企业?”

    “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由朝廷出钱,建立一些企业,通过这些企业的盈利,来支付建北京城的成本……”李云睿将后世国有企业的模式,简单介绍了一下。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不是吧君子也防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撩神[快穿] 星海王座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不是吧君子也防 办公室潜规则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佣兵1929 明末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