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82章 一旦行差踏错(第 1/3 页)

    李云睿跟肥富的生意,李景隆是知道的,一万五千两的黄金,买了大小不一的几百面镜子,居然成本才十两黄金,一千五百倍的利润!

    果然,玻璃的利润在昊天明光镜面前,果然是渣渣。

    “刚才云睿说的这事,你们不许往外乱说!听明白了没有?”冷静下来的李景隆,对着屋子里的人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

    其实李云睿倒不怕他们外传,传出去就传出去呗,反正别人又不会做,玻璃和昊天明光镜的技术,只有李云睿会,属于蝎子粑粑——独一份。

    如果有人眼红这么高的利润了,他们就会自己投入搞研发了,李云睿手拿物理、化学两把大砍刀,就能把大明贫穷落后的面貌,给砍个稀巴烂,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土豆尝完了,产量也有数了,李景隆起身去找福伯对口供去了。

    吃饱喝足的李云睿,跟吴氏等人告辞,给李婉清留下了五年模拟、三年高考的习题册,带着知画和冬雪,在李婉清愤怒的注视下,启程去了江心岛。

    李云睿到江心岛的第三天,朝廷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周王朱橚上书弹劾曹国公李景隆,在建文帝时,曾“至邸受赂”,翻译成白话就是,当年李景隆突袭周王府前,曾经到周王府索要钱财。

    同时,刑部尚书郑赐,也弹劾李景隆“包藏祸心”,李云睿在江心岛“蓄养亡命,谋为不轨”。翻译白话就是李景隆有谋反之心,李云睿在江心岛养了一群亡命之徒,准备造反。

    一般来说,被人诬陷造反,还是六部的一位尚书亲自出面,作为被弹劾者,至少应该伏地请罪,请求皇帝彻查,同时自请处分。

    但李景隆面对朱橚和郑赐的弹劾,没有任何反驳,辩解了一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了事。李景隆的这种态度,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包括朱棣。

    不争,不辨,就是李景隆和李云睿商量了很久,才定下来的策略。

    李家父子已经知道准备对付曹国公府,但朱棣不知道李家父子已经知道朱棣的计划,这就好比两个人打牌,一个人是明牌,一个人是暗牌。手拿暗牌的李景隆父子,肯定不能顺着朱棣的思路出牌。

    李云睿告诉李景隆,不争是一种远见,更是一种智慧;不辩是一种成熟,更是一种境界。

    如果李景隆与朱橚、郑赐争辩,无论怎么争辩,面对不相信的人,李景隆的解释就是对牛弹琴般无济于事。在那些眼中,解释就是掩饰,事情会越抹越黑。

    老子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鲁迅也说过,“唯有沉默,才是最高的轻蔑。”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我的谍战岁月 晋末长剑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不是吧君子也防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秘密部队之龙焱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大清要完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办公室潜规则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汉帝国风云录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佣兵1929 明末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