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23章 唯有静观其变(第 1/2 页)

    “殿下,陛下即位之初,加封李景隆为太子太师,无非是酬功而已!而彼时李景隆已经贵为曹国公,已经封无可封,陛下加封他为太子太师,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胡师爷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

    朱橚听了之后,点了点头,“的确如此,大明没有异姓封王的先例,国公之上,便是郡王,若李景隆获封郡王,恐怕天下宗室会群起而攻之。”

    “的确如此,李景隆开金水门有功,若无封赏,恐怕难以服众。想必当时,陛下也是无奈,只能以一个虚职的太子太师,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胡师爷继续说道,“这次加封淇国公为太子太师,我想应该是一个信号!”

    “信号?”朱橚听了胡师爷的话,皱了一下眉头,有些不解的问道,“什么信号?”

    “殿下,通常来说,帝位传承,老皇帝会挑选一些能堪大用的官员,或是贬谪,或是压制不用。新君继位之后,可以按照名单,将这些人或升或迁,施恩给官员,以期获得官员的效忠!”胡师爷手捋胡须,说道。

    朱橚听了之后,点点头。

    其实胡师爷还有半段话没说,新帝继位,通常是又拉又打,也就是所谓的恩威并济:拉一部分自己信任的人,示恩给他们,让他们对自己忠心;打一部分前朝旧臣,或罢或贬或杀。只有这样,新帝才能稳定朝纲,实现权力的统治。

    “但陛下乃是通过靖难得了天下,上位之路异于其他皇帝!”胡师爷继续手捋胡须,说道,“伪帝建文一朝留下的大量官员,陛下必须全盘接手,否则朝廷无法正常运行。只有这样,陛下才能保住靖难胜利的果实……”

    朱棣打着靖难的名义,进入南京城后,登基做了皇帝,大部分人都是摄于朱棣大军压力,才迫不得已下跪承认他是皇帝。

    如果他拒绝接盘建文朝留下的官员,那么大明庞大的官僚体系,就会瞬间停止运作,若是风调雨顺,百姓能过得下去,那可能还好说。万一有地方闹个灾,搞不好就是一场席卷大明的起义!

    朱棣想镇压?门都没有……

    没人收税,没人征调役夫,大军出征,吃什么?喝什么?没吃的、没喝的,搞不好军队第一个起来造反!

    “陛下为了稳定朝局,除了伪帝建文的铁杆心腹,大部分官员都被留用!”胡师爷继续侃侃而谈,说道,“而陛下在登基之初,很及时地撤换了六部尚书和左都御史,选拔了一批自己的心腹,主政六部和都察院!”

    “的确如此,陛下登基当日,就撤换了吏部、礼部、兵部等三部尚书,当时我还在场!”朱橚听了之后,应和道。

    “从洪武三十五年六月陛下登基到今日,已近两年,想必六部和都察院,已经完全在陛下的掌控之中;同时,陛下派出数百名中官,来监察各地卫所和军政。”胡师爷说道这里,看了看朱橚,压低了声音,说道,“想必现在,整个大明,到处有了陛下的耳目,各地的军政官员会如芒在背吧?”

    朱橚瞬间明白了胡师爷的意思,永乐皇帝现在已经全面掌控住了大明,所有官员,即使对朱棣的继位有意见,也只能咽到肚子里。

    “所以,皇帝准备清理以前的旧账了?”朱橚也想明白了胡师爷口中的信号,是什么意思了。

    “应当如此!”胡师爷说道。

    “那依师爷之见,这次,陛下会不会动李景隆呢?”朱橚想了想,问道。

    “暂时来说,这很难!”胡师爷低头思索了半晌,开口说道,“殿下,现在是确立储君的关键时刻,陛下为了稳定朝局,必然不会做一些大动作,这是其一;其二呢,如果陛下出手制裁李景隆,会不会让其他人有兔死狐悲之感?毕竟李景隆开了金水门,功莫大焉!还有其三……”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寒门崛起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我的谍战岁月 不是吧君子也防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秘密部队之龙焱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大清要完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办公室潜规则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汉帝国风云录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佣兵1929 明末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