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刀枪只会适得其反(第 4/4 页)
赫连城立时遭不住,上来抱起女儿,“爹错了,不该那么大声!”
无情拿眼瞥了瞥赫连城,方才这位骂人时,那嗓门可是山响。
“看励哥哥!”安乐不乐意扭着小身子,不想让赫连城抱着她。
“这有何难,爹带你进去!”赫连城在女儿面前,从来不讲原则,这会儿也不管里头孙文山正在给学生们讲课,直接把孩子带到里头。
“先生,他们说又要打仗了。”
赫连励的声音,从书斋里传了出来:“王叔不是已灭了凉国,为何还要继续打?”
赫连城心下一动,索性抱着女儿走向书斋。
孙文山的学问,他是知道的,偶尔赫连城会跟那位聊聊天下大势。孙文山的一些想法,听着有些道理,只是在赫连城看来,书生气太重。
不过这会儿,他倒有很想听听,孙文山会怎么说。
毕竟凉州郡一直闹腾,也是教人头疼。
“得天下者,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便是得民心。”孙文山道。
赫连励哦了一声,“是他们不肯归顺。”
“有些事不能只看眼前,识古而知今日。看过秦史的都知道,至少二百年前,凉国便是秦国属地,那会儿百姓可称安居乐业,天下也是太平。只后头凉地的藩王作乱,自立为王。大好江山就此分崩离析,甚至后头,凉王还起了吞并秦国之念。”
“所以离王这一仗,打得是对的?”边上有孩子问。
“从来胜者王候败者寇,乃亘古不变之理。若要真正收服百姓,天下归心,任重而道远。”
孙先生说道:“如今作乱之人,皆是以凉地百姓怨恨被奴役为借口。于他们而言,也知凉国再无复辟之机,他们不过是想浑水摸鱼,正好从中取利。”
“孙先生可否说一说,可有什么办法,不费本王一兵一卒,也能将凉州百姓收服。”赫连城在外面问道。
片刻之后,好几个小脑袋,从书斋里头探了出来。
“励哥哥,陪我玩儿!”安乐看到赫连励,眼睛顿时亮了。
赫连励直摆手,“不玩,我要念书!”
孙文山走到外头,冲着赫连城抱了抱拳,“这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不过未必没有办法。”
赫连城一笑,“这么说吧,若本王平了乱,让孙先生去治理凉州郡,你会如何?”
孙文山略思忖片刻,“若要百姓遵从,只用刀枪远远不够,甚至适得其反。今日平乱,明白还会烽烟再起。在下以为,后面该做之事,乃是教化。”
“教化?”赫连城心道,这位果然还是书生意气。
“假设殿下派我过去,在下别的不要,给我工匠、农人还有桑户。”
“孙先生为何带这些人过去?”赫连励忍不住问了出来。
孙文山笑了,“凉王好战,占了大片土地,却不事生产,以至外强中干,百姓民不聊生。殿下若要让他们安定,便得给他们活路。但要一个个能男耕女织,日子得了安稳,何愁民心归属?”
赫连城正瞧着孙文山,冷煞突然冲了过来,“殿下,凉州郡急报!”
赫连城猛地回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