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 3/4 页)
他没有同礼部尚书死磕,任由康熙将罪责推到内宅妇人身上,草草结案,这已经是退了一步,关于续弦一事,借便宜娘之口,意思也传达出去了,夫人邢氏刚走了一年,他心中挂怀,并无迎新人进门之意。
贾赦做这个事是合乎自己心意的,更重要的是,给康熙造成了对方让步颇多的感觉。
按照正常逻辑,男子汉大丈夫能吊死在一个不上台面的女人身上?
邢氏小门小户出身,她本身就配不上贾恩候,她的死是顺应民意。
贾赦这样的身份,就算续弦也能娶到八大姓满洲贵女,史太君却放出了那样的话,为什么?
当然是为了让他放心。
康熙一想就觉得贾赦还是很上道的,凡事不让他为难,还知道避嫌,不结党营私。
人要是分,就会让人觉得好欺负。
这种形象能让康熙放心,同时也有弊端,太懂事的人都容易被忽视,你做啥人家都觉得理所当然,隔三岔五闹一出也好。
人嘛,太完美反而不真实,让人觉得拿捏不住。
想想猜中考题可能给康熙带来的困扰,贾赦愉快的同意了公孙闫的提议。
福瑞楼头一天的活动就这么被搅黄了。
“用玄门法术来赢诗词接力实在是大材小用,天师同意的话,我们玩点别的。”
贾赦端起茶杯喝一口,等着他往下说。
公孙闫也是个极品,他一开口,语不惊人死不休。
“既然是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咱们也不离题,就来猜本届秋闱的考题如何?”
贾赦还没表态,他又补充道,“若是不行天师你就直说,换一样也无伤大雅。”
……呵呵。
你丫都这么说了,他还能说不行?
不行还敢称大丈夫?
“猜考题的确有难度,不过嘛,恩候愿意一试。”
贾赦话应刚落,吆喝声就在楼上响起,然后快速扩散出去。
说什么什么灵从来不打诳语的贾天师同御史大夫公孙闫磕上了,说要猜考题,这倒是新鲜玩法。
“兄弟你说,贾天师中不中?”
“看相算命是有迹可循的,好歹能说出个一二三四,考题怎么猜?
我觉得这不靠谱。”
“嗤……贾恩候什么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