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 2/4 页)
胤祉不开口,别人也耐不住心痒痒。
“我们都知道天师说话最实在的,绝对有理有据,为何指了这几句?
可有理由?”
终于有人把群众的心里话说出来了。
为什么?
为什么是这几句?
贾赦还是老样子,一边吃烧鹅一边慢条斯理的说:“为什么选《易经》来说,理由很简单,我是玄门弟子,属于道宗管辖的,四书五经里头就这本最熟悉。
至于为啥点了那几句,当然是结合这位少爷的面相列卦盘推演的,操作方法有点复杂,一般人听不懂,我就不说了。”
……
这是真话,他用五行属性之类的东西排盘,将易经拆字推的,这几句最符合出题之人的气,又恰好合天时地利。
玄门特有的推演之法,不传授外人,他自不会细说。
退一万步讲,就算他一句句说,这些富商巨贾权贵子弟也听不懂……就算读过易经,他们看的角度和玄门中人大不同。
这几句解释下来,令某些人安了心,譬如胤禟。
虽然大家都认为猜科举考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就是相信贾赦有门路做这样的事,他敢应战自然就有把握。
诸如此类的案例太多了,一开始的时候京城民众压根不相信贾赦看相测字能一说一个准,事实逼着他们信了。
你说看相测字都是有理有据有迹可循,什么位置什么起色对应什么情况,只要是干这行的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算得准不准考验的是他们的眼里和实际运用之法。
猜考题这个,你随便请算命先生过来,保准连着手点也没有。
怎么切入?
怎么套用理论?
怎么给结果?
……
算命是算,猜题那是猜啊。
福瑞楼里的主流想法就是这个,大家伙儿都觉得这事玄,胤禟其实也这么觉得,听了贾赦那段好似很敷衍的话,他才找回一点信心。
他说是推演出来的,而不是纯感觉纯猜测。
这样这样的话胤禟多少还有点信心。
乡试分三轮,每轮考三天,这才开头而已,按理说,要知道结果还得等,两天之后考生出来,试题就可以公开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