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第 2/4 页)
    他的确太年轻。
    人人都说贾恩候是钱多了没处花,瞎折腾。
    他费这么大的劲只是为了洗白自己,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方便在背地里坑钱。
    看贾琏的表情,好似醒悟了,大老爷又拿起《周易》翻了两页,才补充说:“琏儿你永远要记桩舍得’这两个字,有舍才有得,目光别那么短浅,放长线钓大鱼。”
    “……儿子明白了。”
    “我们不做点什么?
    继续等下去?”
    贾赦不再说什么,由他自己去想,他大抵知道,便宜儿子是心疼钱。
    从前过得太苦,亲娘死得早,亲爹又不疼他,如今情况有所好转他却不敢怠慢,还是从前那套喜欢,总觉得若是有哪里做得不好父亲又会变回以前那样。
    他是心里不安。
    事实上,从开张那日,一切就都在贾赦的掌握之中,他已经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不愁没客人上门。
    看如今的态势,大鱼都在观望,贾赦当初说得头头是道,很多东西却没法子检验,都是与未来相关的,官家子弟比寻常百姓要谨慎得多,别看他们同贾赦说话的时候很客气……心里还是存有怀疑的。
    为什么不抱着银两上门来?
    因为还没震撼人心的事发生。
    贾赦期盼的,足以震撼整个京城的事,早在酝酿之中。
    那日,他为和硕康亲王第五子绪方测了个字,正是唐朝的“唐”,问的是母亲的病。
    康亲王杰书在三十六年就死了,由长子袭爵,后院的当家人是老王爷的继福晋董鄂氏。
    而绪方是庶福晋萨克达氏的儿子,二十多岁,文治武功不很出众,却是个出了名的孝子。
    萨克达氏突发怪病,宫里的太医也来看过,都没给明确的说法,君子别院开张那阵子,绪方都在为这事着急,还是听人说起,别院东家贾大老爷是个通天晓地的,他这才走了一趟。
    事实上,冬月十六那天,萨克达氏就不好了,眼看就要挺不过去,绪方是死马当活马医。
    落笔之前他隐隐听到有古琴声,是一曲唐时歌,心有感触,他就端端正正的写了个唐字。
    贾赦是怎么说的呢?
    “唐字上面是‘康字头’,下面是‘居字尾’。
    康者,无恙也;居者,安逸也。”
    “你母亲的病不会有大碍,放心请大夫吧。”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