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098章:(第 1/4 页)

    第098章:

    康熙算是对得起德嫔,他没将自己的猜测说给太后听,自己当初只是险些活不过来而已,因为本身就是寻常妃嫔生的阿哥,起初并没有抱太多期待,也不存在被打脸的问题。

    太后就不同了,她是顺治废后的从侄女,十一年五月入宫为妃,六月立后。

    董鄂氏晚她两年进宫,先是封妃,一个月之后就晋升为皇贵妃。

    看起来好似矮孝惠一截,实际上却是后宫里头最风光的女人,是顺治的心肝……从进宫到死不过四年时间,董鄂氏却成了无数人心中不可磨灭的痛。

    都说孝惠秉性温和,那是太后调教有功,只要是女儿家,年轻时候都幻想过要嫁怎样的夫君,过怎样的日子,白头偕老举案齐眉。

    世间所有人都以为做皇后就是最大的福祉,即便知道后宫有个宠妃董鄂氏,他们也会说,你已经是大清朝最尊贵的女人,还奢求什么?

    身份比宠爱重要。

    人家拼了一辈子不就是相当皇后生嫡子么。

    孝惠的祖父是忠亲王宰桑的儿子,与吴克善并为孝庄文皇后兄长;父亲绰尔济,是科尔沁镇国公,简单的说,孝惠是孝庄太后的侄孙女,她们都姓博尔济吉特。

    董鄂氏蹦跶那些年,后宫里姓博尔济吉特的女人有五个,都是高位妃嫔,这样豪华的阵容在孝庄太后的庇护之下也没在对垒之中占据优势,只要董鄂氏在皇帝跟前掉两滴眼泪,保准有人要倒霉,她那白莲花的姿态恶心了无数人。

    女人之间的恩怨总比爷们要深刻并且长久得多。

    先皇的女人有些殉葬,有些死了,如今后宫里还余下三位,孝惠太后为一,皇考端顺妃为二,皇考淑惠妃为三。

    她们都是六十多高寿,整日念佛经修身养性,几个老姐妹偶尔聚在一起闲聊几句,宫里的宴会倒不怎么参加了。

    别看她们如此淡薄,若是得知董鄂氏还有一魂在人间,并且借了德嫔乌雅氏的身体住进去,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康熙想着这事他来解决就好,不能把后宫这么多大人物牵扯进去,否则就是新一轮的血雨腥风。

    他琢磨过后觉得,让对方轻松的死也太便宜了,还是尝尝从天上跌落到地下,滚得满身泥泞,被旁人鄙夷嘲笑的滋味……这恐怕是他能加诸给董鄂氏最大的痛苦。

    德嫔是自作孽,轻信邪道士说的话,以为真能返老还童青春永驻,现在好了,报应来了。

    之前还为十四考虑,加上这样一层恩怨他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身为阿哥,要好好长到成年就要禁受不少挫折,这都承受不了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看看老四,幼时跟着表妹,二十八年表妹走后他又回到生母跟前。

    后宫里有各式各样的女人,乌雅氏算是一种类型的代表,在外头装得温柔贤惠端庄得体,私下里什么都做得出来。

    她是个恩怨不分的,后宫妃嫔相互不睦再正常不过,她从前在表妹宫里伺候,后来翻身做主子,自然就不愿想起这些屈辱的过去,她们之间相互看不惯是理所当然的,就这点,康熙没有要追究的意思,唯一的错处就是她将仇怨牵连到了胤禛身上。

    老四抱给表妹养的时候还是个奶娃娃,根本不知道什么,后来长大些也没人告诉他前因后果,在坚信自己是皇贵妃亲儿子这个前提下,他对踩着“自家额娘”的脸面爬床上位的乌雅氏有好感才怪了,胤禛本就是重规矩之人。

    无论怎么看,这事都怪不着老四,乌雅氏却将账一笔笔算在他身上,十三年了,她就没做过让老四心里熨帖的事。

    养母死得早,生母又不疼爱,一路过来胤禛走得太辛苦,他都能活得好好地,老十四就不行?

    帝王心是最飘忽不定的,今日宠信你,明日打你下天牢也有可能,康熙虽然没到这份上,也差不多了。

    宫里头酝酿的惊天的阴谋,胤禛和胤禟也明白了两件事:

    首先,他辨过永和宫正殿之气,事情同德嫔的确不相干。

    其次,皇阿玛那道圣旨不是为德嫔洗白,他有后招。

    这是从贾赦的回复之中提取的有用信息,其实也没明说,隐晦的暗示而已。

    得知此事以后,两人将消息反馈回去,他们没说“皇阿玛酝酿了阴谋”,只说事情还没了结,恐会再生事端,让她们切不可插手,坐山观虎斗。

    都是聪明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两位娘娘就消停下来,小佟佳氏继续关怀贾元春,同时建立自个儿在后宫的势力,与佟家埋伏的暗线接头。

    宜妃则是积极的同惠妃以及荣妃联络感情,别看她这么能蹦跶,在后宫里头仇恨值真没有乌雅氏高,原因有很多,首先,她膝下二子的竞争力没有老四和老十四强,尤其老九,他的确是有钱,却是皇家的笑料,身为皇子自甘堕落做商人,简直闻所未闻。

    撇开子嗣问题不谈,德嫔乌雅氏上位的手段太龌龊,这让满洲卓姓大族出身通过选秀入宫的贵女很不齿,贱人也敢凌驾于她们之上,这年多年的怨气总算是有地方发泄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野鸡永远也别想做凤凰。

    ……

    宜妃也没挑拨离间,她就是带头回忆过去而已,现如今这三妃是前后脚进宫的,最多就差了三年而已,她们有不少的共同语言。

    “还记得刚入宫的时候,太子还没出生,孝诚皇后尚在,那时的后宫同现在相比可安静多了,姐妹虽然不多,相处还算和睦,不像现在……”第一批进宫的都是满洲贵女,身份高贵,又有元后领导,虽然暗地里也较劲,风气的确比现在正很多。

    “是了,孝诚皇后是十三年去的,孝昭皇后十六年封后,半年之后就薨了,孝懿皇后是二十八年……这些都是咱们姐妹亲身经历过的,万岁爷对她们那才是情深意重,与那跳梁小丑不同。”

    “依本宫看,不就是乌雅氏搞出来的幺蛾子,宫女上位的为卓姓大族所不齿,往上吃不开那就笼络底下那些……密嫔王氏就是靠着她才走到今天。

    那时候两任皇后都去了,佟佳姐姐因为过度悲伤,身子骨有些不利索,万岁爷原本是去看她的,就中了贱人的奸计,竟然做出背主之事……这种腌臜事要是敢出现在我宫里,呵呵,拖出去喂狗都是便宜她。

    若不是乌雅氏助长了底下那些的气焰,宫里头能乱成这样?”

    ……

    在宫里摸爬滚打三十年的女人,嘴皮子那叫一个利索,在康熙跟前她们能不重样的说甜蜜话,嫌弃别人的时候也是头头是道,听起来好像真是那样。

    须知,康熙早年的时候后宫里还有太皇太后孝庄坐镇,皇后基本也是摆设,有什么事都得请示她,在这个大前提下,荣妃都能连失四子,后宫能有多干净?

    混到她们这份上,前尘旧事藏在心里就好,三任皇后再怎么不好也不是随意给人揉捏作践的,有句话叫死者为大,说得更简单点,活人是斗不过死人的。

    甭管是孝诚、孝昭还是孝懿,都犯过错,都有污点,她们最成功的就是死得早,让万岁爷记得的永远是她们年轻美丽的模样,一年又一年,那些缺点也都发酵出甜蜜的味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三任皇后里头,尤其孝诚分量最重,她是原配,与万岁爷少年夫妻,相互扶持着走过一段很艰难的时期,当时的朝廷与现在不同,四位辅政大臣把持朝政,在康熙这边就是走个过场而已,有事直接找太皇太后商量的,可想而知,一直鼓励支持康熙,看着他走向亲政,还在生产的时候为保儿子牺牲自己的赫舍里氏在他心中是怎样的地位。

    太子胤礽早些年的确是最出色的皇子,无论是功课或者骑射,同赫舍里家的那些大老爷们混到一起去之后整个人就变了,康熙最恨结党营私,太子就朝着这方面在发展。

    明眼人都能看出,胤礽能稳坐太子之位都是托他额娘的福,康熙不爱孝诚皇后,他没爱过任何人,却将所有的关心与敬重都给了原配,将她看做真正的亲人。

    人比人气死人,这些事不想也罢,孝诚地位再怎么崇高,她已经死了。

    三妃又说了几句,郭络罗氏成功唤醒了惠妃与荣妃的记忆,勾起她们对德嫔乌雅氏的憎恶。

    后宫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坐在高位上虽然寂寞,旁人想动你至少要掂量一番,一旦跌下来,落井下石的不知凡几。

    即便同贾恩候的关系不咋滴,在后宫里沉浮三十年,她们总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纳喇氏就听说德嫔脸上长了奇怪的斑,解禁之后也不敢露面。

    马佳氏要弱些,只怪胤祉这两年招惹的倒霉事太多,她将心思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对后宫妃嫔做的事反而知之甚少。

    知道得少有个好处,她的顾忌就少,王氏被降为贵人,事情尘埃落定之后,她就去永和宫看望德嫔,刚进院子就被拦下来,乌雅氏的贴身宫女一名月舒一名月兰,见荣妃过来,她们上前去问安,就听马佳氏身侧的嬷嬷说:“我们主子过来看德嫔娘娘。”

    “这……恐怕不方便。”

    “娘娘前阵子得了痘疮,还没好全,正养着,万岁爷也知道的。”

    把康熙抬出来就能挡住荣妃?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1979黄金时代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华娱从男模开始 讨逆 巅峰学霸 大医无疆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神州战神 修罗剑神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大国军垦 男神,你人设崩了!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混沌天帝诀 捞尸人 至尊战王 重回1982小渔村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捞尸人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好运时间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覆水满杯 斗爱之冠 忤逆本能 雪意和五点钟 蜜桃甜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盖世神医 火焰戎装 仵作惊华 藏夏 悍将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人人都爱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