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医者难自医(第 2/4 页)
他要做一名医生,做一名好医生,帮助病人治病,帮助他们延长寿命,给他们很好的生活质量。
他的父亲患癌,常年卧床,疼痛难忍。所以他在做了医生之后,会深有感触地询问病人的家属,是否要继续治疗。
因为他知道,当一个人患病卧床,没有生活质量的时候,痛苦的不仅仅是照顾病人的家属,更是病人本身。
在那个乡村里并不注重教育的时代,罗青云的父母就十分注重他的教育问题。罗青云不好好学习的时候会挨打,会挨骂,更会挨饿。罗青云那时非常不理解父母的所作所为,他只看到了邻居家的孩子放学就可以出去玩耍,没有人在乎他在学校有没有好好学习,回家之后有没有好好写作业。
罗青云也想放学后,和同村的孩子们自由自在地玩耍。
可是在罗青云的家中,他不仅要将白天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向父母复述一遍,还要在父母的监督之下完成作业,即便他的父母并不识字,也不知道他写的对不对。
因为罗青云的父母深知,没有文化,就要一辈子留在村子里种地。
种地的苦,他们是知道的。
他们没有文化,但他们知识改变命运。
小学毕业之后,罗青云被送到了镇子里的中学。
虽然路途遥远,但罗青云的父亲会骑着自行车,不分冬夏,不畏雨雪,接他回家。因为他怕罗青云住校,会学坏。
孟母三迁,可怜天下父母心。
只是这一切,年幼的罗青云并不领情。
中考的时候,他考的并不好,只考上了市里末流高中。
也正是那时候,罗青云的父亲被查出了癌症,肺癌晚期。
一个少年总是会在一夜之间长大,不需要任何人的劝导,只需要一件小事。
但罗青云经历的,并不是一件小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