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驸马即将封爵,文昌伯(第 3/4 页)
朗声道:“臣翰林院学士刘焕之,奏请陛下封赏三驸马牛城。”
“三驸马,捐献粮食、银两,入我大明国库,解我大明北伐之急,北方数十万黎民之忧。”
“三驸马,扬州诗会,著三篇惊世佳作,扬我大明之威,振兴我大明文坛。”
“此等为国,为民,且有我大明风骨的文人雅士,天下罕有。”
“陛下若不赏赐,无以正我大明之风骨。”
“陛下若不赏赐,无以壮我大明之文坛。”
刘焕之说完。
朱元璋眉头微蹙。
却见太子朱标起身,掏出一折奏折。
“父皇,儿臣请奏。”
“驸马牛城,为人知理善筹,为国忠肝义胆,为民鞠躬尽瘁。且文采卓绝,颇具风骨,可振我大明文坛,扬我大明国威。”
“儿臣请封‘文昌伯’,以封赏有功,立我大明文坛标杆。”
“望父皇恩准!”
文昌伯?!
这一请封,直接让百官震荡,让朱元璋的脸沉了下来。
文昌二字,寓意深刻。
这可不仅仅是封爵那么简单了。
这是将牛城作为了天下文人的榜样。
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而牛城年仅十七,若此时封爵,那未来又将如何?
一时间,百官齐齐低声议论。
唯有那跪伏地面的翰林院学士刘焕之,眼眸闪烁,惊讶和惊喜同在。
他是帮牛城请赏,却没想到太子竟丢出了一颗炸弹。
这效果。
简直,盖了帽了!
恰在此时。
户部尚书杨思义越众而出,拜服在地:“臣以为,驸马牛城封‘文昌伯’并无不可。文采卓绝,心系我大明百姓、社稷,理当封爵!”
随后。
文武百官纷纷越众而出。
“臣以为,驸马牛城可封爵!”
“臣附议!”
“附议!”
朱元璋望着一众文武百官,望着太子朱标,眉头紧蹙。
驸马牛城封爵,倒是并非不可。
问题是,在朱元璋心中,牛城还差了点儿火候。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