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顺势而为(第 3/4 页)
望向澄澈寒潭,程诺不禁有些心疼道:“倒是便宜这头畜生了。”
话音刚落,潭中便有一道巨大的身影闪过,将酒酿以及盛酒的容器一并吞入腹中,然后重新潜入寒潭深处,作伏地而眠之状。
鹿衍唏嘘道:“初见之时,它不过是条小泥鳅,如今竟也有了几分真龙之姿。”
程诺温言道:“前些年山中妖物作祟,故而它吞食了不少蛟龙之属,因缘际会,也就成了如今这副模样。”
鹿衍有些不解地问道:“我记得文庙内有个类似于一国朝堂中户部的存在,管辖的正是这些蛟龙之属,凡有蛟龙之属孕育而生,皆需存档,反之则需消档。那小泥鳅能有如今这番景象,想必吃了不少同族,这可不是一什么小数目,文庙那边就没派人过来问一问?”
程诺轻笑道:“自家门生失职,又有何颜面来问我。更何况若非老夫子亲至,恐怕那群儒生连山门都进不来。除此之外,前来伏岳山作祟的蛟龙之属近乎半数来自于四海,而非你我最初所认为的某处江河。与其来我这边吃闭门羹,倒不如去四海水君家中作威作福。对于场兴师问罪,四海水君必须给个说法,否则丢了官职事小,若是丢了性命那可就是天大的事了。
眼下之势,妖族由沉睡之中醒来,进而整军南下已成定局,各州妖族心思复杂,更有甚者暗中已与极北之地取得联系,一旦妖族之祸蔓延至某地,说不定那一地的妖族就要跟着起兵造反了。凡有意图作乱者,文庙的态度都很强硬,要么就地拘押,要么请去文庙,要么直接斩杀,此番做派,着实是数千年来为兄第一次欣赏这群读书人。乱世将至,论迹不论心无疑是自欺欺人,若不及时根除祸患,一旦战火弥漫七十二州,想要彻底平定可就难了。”
鹿衍忽然打趣道:“师兄如此关注天下局势,莫非是有意入局?”
程诺摇摇头,神色平静道:“天下如何,与我无关,之所以插手棋盘,是因为有你开口。当年逃离酆都之后,若无师弟相助,我夫妻二人绝不可能平安抵达伏岳山,这笔人情拖欠多年,如今也是时候该还了。”
鹿衍微笑道:“举手之劳而已,师兄不必挂怀。”
程诺点点头,温言道:“闲话少叙,还是聊正事吧。”
鹿衍严肃道:“田园荒芜已久,是时候打理一番了。”
程诺思量片刻,说道:“只需一把火将杂草焚尽,万物就此归于尘埃,进而化作后来者之肥料,便可在百年内营造出一番丰年景象。”
鹿衍有些犹豫,道:“若以火焚之,手段未免有些过于残忍,一旦天怒人怨,十方阁最后的半数地基恐怕也就保不住了。届时房倒屋塌,失去了躲避风雨的屋舍,那些新种下的庄稼可未必能如愿以偿地长大。”
程诺一笑置之,轻声道:“某种意义上来说,十方阁的再传弟子也是要为后来者让路的‘前人’。无论是大师兄的五位嫡传,还是陈尧至今都不肯承认的衣钵继承者,又或者是小七留下的那根铁棒的有缘人,此后皆需让路。”
许是忽然间想到了什么,鹿衍不由得神色黯然,低声问道:“这就是师兄不收徒弟的原因?”
程诺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寒潭,轻声笑道:“这畜生化人之时若能有惊无险地渡过那道心关,他便是我这一脉的唯一传人。大道生而亲水,又兼修山岳之水,届时山水系于一人之身,想来他的所作所为就算不如何璀璨夺目,但也不至于落后他人太多。”
鹿衍无奈一笑,“师兄待人待己为何还是这般冷漠?”
对于程诺最后的选择,鹿衍即便谈不上心知肚明,但也不会相差太多。若弟子能身负重任,那便散尽一身道行成全于他,若是个庸才,便就此打杀,将自身与他一并当作机缘赠予世道,有能者也好,有缘者也罢,尽管各凭本事来争一场大道机缘。至于最后为谁人所得,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程诺只是笑了笑,却什么都没说。
“最后一件事。”
程诺温言道:“直说便是。”
“可盼来生?”
程诺摇了摇头,眉眼温柔道:“一世至此,足矣。”
----------
天外。
两位持剑者并肩而行,一人拖着一柄古朴铁剑,一人要悬青色长剑。寻到一处远古时期的神灵宫殿遗址,此地虽已破败不堪,但好在还有个能落脚的地方,二人对视一眼,然后便各自寻了处平坦地方坐了下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