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谈一笔生意(第 2/3 页)
“一分为二?是不是有点扯淡了,真把我当成了三岁的孩子来哄骗!?”张麟轩有些神色不悦道。
“句句属实,还望公子明鉴。道家一直都有那‘一气化三清’的说法,更何况你的那位十三师叔不也一样曾在梦中分化神识,从而成就那一袭白衫与黑袍吗?”魏戍神色坦然地回答道。
“我虽然不知这道神通的关键在何处,但想必也绝非什么易事。道家的一气化三清之术,除了自家祖师之外,几乎便无人再能做到。至于我那位鹿衍师叔,我与他虽未曾聊过此事,但平日相处也不难发现他的‘神通广大’,所以恕我无法将你与他们两者相提并论,还望见谅。你需要给我一个明确简易的说法,来证明你言语的真伪。”
魏戍点点头,轻笑道:“理该如此。魏某区区一介市井凡夫,岂敢与道祖或是十三先生相提并论,但在下方才所说也确无半句虚言。至于这‘一身化二’的神通与道家那‘一气化三清’法门,归根结底,师出同门,皆是来自于天地中央的那座十方阁。早年间,在下修道有成,曾受邀走了一趟那座阁楼,由此获益良多。在登楼问道结束之后,经由当时的那位代阁主允许,昔日的风满楼也曾留在楼内读过十余篇古老的咒文,其中多是御风之法门,但是唯有一篇与其它咒文全然不同,讲得正是这“一身化二”的神通。
不过我也是后来才知道,那篇咒文其实并不是什么一化二,而是一化多。根据观看者的资质不同,所能领悟的神通也大相径庭。
比如道祖当年所得便是那如今后世所谓的‘一气化三清’之术,再比如某位剑客的昔日所得是为‘一体一心,三魂分而炼心之术’。
据我所知,观咒文领悟数量最多的那道神通叫作‘身外化身’,但就是不知最终落在了何人身上,想必应该是某位天资出众的十方阁楼主吧。”
在某卷泛黄的古术之上,倒也确实提过此事,但所述却并不详细,只以一笔带过,甚至最终还为其盖棺定论了“禁术”二字,不知是何缘故。
张麟轩将信将疑,戒备之心并未完全放下,一把取过那颗洁白无垢的珠子,拿在掌心端详,然后继续问道:“说说具体生意究竟为何物吧。”
魏戍抱拳拱手,正色道:“公子今日之行,在下当随侍左右。待到日后安然归乡,还望公子不吝官位,能赏赐在下一个城主之位。”
张麟轩并无任何犹豫,直接拒绝道:“不行。”
北境三州,大小城池无数,但能领得城主之衔,仅有一十三座城池。除了七座公子城外,便只剩下六座城,无一不是重中之重。
前者即使当下有人代为掌管,但日后也必然会交还给北境王府,从而让各位公子去打理。虽然大公子不幸离世,二公子失踪多年,但那两座城池也一直是由王府的半个自家人在打理。
至于后者,可称得上是三州之地的命脉所在。那六位城主皆是外乡来客,且身份成谜,就连张麟轩这位王府的七公子也是丝毫不知情。
对于张麟轩的拒绝,魏戍非但不恼,反而愈发高兴,以至于失声笑道:“在下的赌局,似乎是开了个好头。公子不必多虑,魏某方才所说的城主之位并非是来自于那一十三座城池,而是之后的一十一座新城。”
“此言何意?”
“公子有所不知,按照早年间那位苏先生的打算,北境原本所立之城当有二十四座,然后用以一一对应天时,间接地营造出一番天地人三才皆在于此的局面,再以此制衡所有的山巅修士,从而为山下的百姓赢得一种若即若离所谓自由与太平。”
张麟轩微微皱眉,“若即若离的所谓自由与太平?你的措辞,似乎很值得玩味。”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