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地煞(第 2/3 页)
“好。”
虞渊坐在原地,没有任何多余动作,只是心念微起,随后便四团水气自湖面而来,化作两支毛笔,两张宣纸,分别落于二人手中,张麟轩与虞渊便分别提笔作答。
修道千年有何用,证道长生又如何。此言何解?
虞渊对此给出的答案只有寥寥数语,
修行千年或是证道长生,其实皆无用处,终究不过寂寥二字而已,唯愿与故友及挚爱作伴百年。
张麟轩写在纸上的答案只有区区八个字。
非吾所愿,不得不为。
二者言语虽多有不同,但意思却大致相近,皆认为修行一事,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只不过前者所持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无所谓,或有或无,二者皆可。至于后者,则更显无奈。本是闲云野鹤,如今却成笼中之物,若不修行,试问该安身立命。
若最终不过黄粱一梦,你我又该如何自处。此言何解?
宣纸之上,虞渊写了三个问句以作为答案。
可知我是我?可知梦非梦?可知谁梦谁?三者若能理清,想必便知结果。
对此问作答之时,张麟轩很明显有些犹豫,迟迟不肯落笔,指尖竟然还有些轻微的颤抖。犹豫再三之后,最终写下六个字。
愿不醒,怨不醒。
如何自处,不醒便是,依旧在所谓的梦境之中,如此便是答案。至于最后的三个字,许是张麟轩在怨天尤人,为何人生最终不过是一场梦。
二者将各自的手中答案相互交换给对方,等到彼此看过之后,竟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然后异口同声地说道:“不问来路,不问归期,当下之当下,我便是我。”
何为真正的修行?若只是为了追求长生一事,则不免落了下成。真正的修行乃是一场山水间的跋涉之旅,当于苦难之中磨砺,当于山水之间释然,最终所求所得,不应在境界修为,而应落在心中,明白何为“我”。
修行若只是一味地为了获取更高的修为,从而成为世人口中所谓的山上神仙,那自然便成了无用之物。相反若是能真正明白何为“我”,那便不枉山水间的一场跋涉。
虞渊扬起嘴角,笑而不语。
张麟轩望向远处,神色淡然道:“道理已然明白,接下来便该思考如何才能做到此事,否则今日之言语,便成了无稽之谈。”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