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章 姜大爷(第 3/4 页)
《让子弹飞》请了两大影帝,总计投资2000万美元,相当于一亿两千万,也就是说必须得达到三亿票房才能回本。
要知道在2008年,全年票房冠军《赤壁上》,也不过才三亿一千万票房。
谁敢轻易地给他这个投资?
万一又像《鬼子来了》那样被毙了呢?
面对这么一主儿,哪个投资人都得打怵。
所以姜闻这段时间,为了拉投资,可真没少受冤枉气。
现在看见江瑜,竟然生出了几分知己之感。
江瑜感受着姜闻的热情,擦擦额头上那并不存在的虚汗。
还好他当年看了不少姜闻的采访,没想到现在竟然用上了。
他倒是不排斥和姜闻拜把子,谁让嫂子那么漂亮,还会做饭呢。
三人又闲扯几句,嫂子们已经收拾完饭菜上桌了。
简单地吃完午饭,两个嫂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侍弄些花草,江瑜、葛尤三人却来到了书房。
“老弟,你这个剧本好是好,但是……”
凡事带了“但是”这两个字,不管前面夸得有多好,重点其实都在“但是”后面。
江瑜虚心道:“你说。”
姜闻道:“你最好找个好点的副导演,帮你把分镜头好好规划规划。”
一顿饭的功夫,他把江瑜的底也摸得差不多了。
这小子确实挺有才华,也很有想法,但毕竟太年轻,在拍电影上,其实并没有太多经验。
要知道电影并不仅仅是为了讲一个故事,它还是门视听艺术,得讲究声音和镜头。
前者如《功夫》,里面的声效简直绝了,仿佛给耳朵按摩一样。
后者如《一代宗师》,每一幕都仿如油画,艺术含量得有三四层楼那么高了。
姜闻到底成名多年,在天朝算是水平最顶尖的那一拨导演了,一眼就看出了《驴得水》这个剧本的问题:
场景太单调,来来去去都在那一个学校,两间教室里拍摄。
倒也不是说这样拍不行,但是想走刷奖路线,那几乎是不可能了。
除非能有一个碉堡的摄影师,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把镜头玩出花来。
原时空《驴得水》其实也是这个毛病,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就在于电影镜头感太弱,话剧感太强了。
江瑜在写剧本的时候,难免会把这个问题带过来。
但无论是以他的水平,还是以罗新等人的水平,几乎都不可能解决这一点。
“那您有好的摄影师,给我推荐一个?”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