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铸刀(第 3/4 页)
马原听到韩涛要断了自己玩乐的费用,哪里还顾得其他,连声答应着带着随从离去。
他们离开之后,韩涛招呼着铁匠,从库房中挑选出了一批品位比较高的铁矿石备用。
等待玉儿和马原回来的时间,韩涛的脑袋里开始不断回忆着在现世看过的书籍里,关于炼钢和兵器制造的内容,尤其是关于“灌钢”法的部分。
灌钢用煤炭作为原料,使冶炼炉的炉温更高,在高温下,可将铁矿石熔炼成液态的生铁。
把液态生铁浇注在熟铁上,经过几度熔炼。
液态生铁中的碳分及硅、锰等与熟铁中的氧化物夹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
这样可以去除杂质被去除,金属组织纯化,最终使铁渗碳成为钢。
这种灌钢方法有两个好处:
生铁熔化后温度高,加速向熟铁中渗碳的速度,会缩短冶炼的时间。
熟铁因为碳的渗入而成为钢,生铁由于脱碳也可以变成钢,增加了钢的产量。
有了足够数量的好钢,自然就能打造出更多更好的兵器。
正是马原无意中的话给了韩涛提醒,他要在现有的原材料的前提下,用比汉代更加先进的技术来铸剑。
只要做出一批威力更强,杀伤性更大的武器,那价格自然也就更高。
不一会儿,玉儿率先回来,买回了大量的煤炭和羊油、牛油。
趁着马原没回来,韩涛交代玉儿给每个人准备了一块纱巾,蒙在了鼻子上。
“少爷,这是什么用意?”玉儿不理解地向韩涛询问着。
韩涛笑着回应:“等一会儿马原回来,你就明白了。”
又过了好一会儿,马原才带着几个随从,捏着鼻子抬回了两个大罐子。
隔着老远都可以闻到罐子里散发出的骚臭之气。
韩涛、玉儿和铁匠们带上了纱巾,隔离了一部分的臭味,就显得没有那么难受了。
马原看到韩涛等人带着纱巾,猛地醒悟。
他快步冲到玉儿面前,一只手捏着鼻子,一只手使劲向玉儿比画着。
玉儿赶忙将手里的纱巾递给他。
马原快速地将纱巾带好,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叹息着:“差点憋死我!”
马原看着韩涛抱怨着:“老大,我走的时候,你怎么不告诉我,用这种方法来遮挡这骚臭的味道呀?!”
韩涛白了他一眼:“谁让我叫你做事的时候,你推三阻四的,我当然要给你点教训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