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79章 王佐之才的计策(第 1/3 页)

    科举制?

    荀氏叔侄和韩冲都是一脸的茫然,显然是不懂韩涛所说的意思,只能期待着他给出更多的解释。

    “所谓的科举制就是通过分出科别提出问题进行考试,根据成绩来选拔人才,所以叫做科举。”

    “这种科举的取士权归朝廷所有,允许民间各类人自由报考,分文科、武科。无需任何人的举荐,无论出身,都可报名。”

    韩涛所提出的科举制正是中国历史上自隋朝开始到清朝,经历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这样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能够延续千年,自然有其的优势和特点,也是在封建王朝更容易推行的。

    荀氏叔侄和韩冲听着韩涛的解释,都露出了惊愕的神情,都觉得他的想法太过奇妙和匪夷所思。

    “现在朝政腐败,不适宜在全国各地进行大面积的推广,但我们可以现在洛阳开展,由朝廷发出招贤令,讲清科举报名的条件和考试时间。”

    “等到考生到齐,由朝廷指定清正廉明者担任考官,从中选择出人才加以录用。”韩涛进一步说着自己的设想。

    “主公的设想很好,但如今天下动乱不断,若是中原一带的州郡的名仕武人,或许还方便赶到洛阳应试,但边远州郡,得到消息就要数日,再赶来洛阳,会有诸多不便。”荀彧向韩涛提出了他的顾虑。

    “文若所言极是,我刚才所说的只是现今试行的方式。待到吏治整治好,天下也归于平定,这科举制就要分发下去。”

    “分为县试、郡试、州试,经过层层选拔,最优秀者才到洛阳来进行会试。”

    “之所以现在不推行,主要就是考虑朝政腐败,各州、郡、县官员极有可能借科举之名收受贿赂,结党营私,才将科举暂时集中在洛阳。”

    韩涛回答着荀彧的问题,消除着他的顾虑。

    “主公所虑极有道理。目前的情况下,的确是先在洛阳推行,更为合适。”

    “虽然这样做,会损失一些人才的到来,并比起察举制,已经是给朝廷更多发掘发现人才的机会,也可以使出身寒门的人有机会入仕。”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沉溺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1717新美洲帝国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不是吧君子也防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世子妃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