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入黔(第 2/3 页)
现在各款机床齐备,水轮机的生产完全没问题,有了水泥和水轮泵,大乾许多地区的庄稼灌溉将会大大节省人力畜力。
但是哥哥一整晚都没回家,第二天下午才回来简单收拾一下东西跟爹妈告别后又走了,只说让张晓瑛自己到码头上船。
出发的时候,天都没亮,宫里指派的十名萧卫就到了张晓瑛家门前等着了,加上之前皇帝不知道是忘了召回去还是怎么的还留在张家的三名萧卫,还有卫五队的护卫一起,要是不知道的没准会以为张晓瑛是要去打家劫舍。
张府里的人也都站在府门前送她,张德源还骑着马要送到码头。
队伍里一共三辆车,张晓瑛坐的骡车,马道长的三名徒弟坐的马车,拉着实验器皿和青蒿素生产装备的另一辆马车,护卫们都骑着马,他们在码头上了船后这些马匹将由卫国公府的人带回马场。
到了码头天也终于亮了,飞鹄号静静靠在岸边,卫国公夫人竟然也早早到了码头,她在等张晓瑛。
“安平,谢谢你。”她拉着张晓瑛的手真心实意得说道。
以前她对张晓瑛好,只是出于避免儿子打光棍的原因,但是今天她才是真的认识到张晓瑛的难能可贵,想到在南诏边境生死未卜的儿子,她心急如焚,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张晓瑛身上,希望儿子能坚持挺到张晓瑛到达。
拜大乾极其落后的通讯条件所赐,京城没人知道卫琦的病情已经好转,而南诏象阵被卫靖给破了。
“夫人,卫二公子不会有事的。”张晓瑛安慰她道。
她当然清楚卫国公夫人一大早赶到码头送行不是基于她们之间有什么深情厚谊,完全是为了她的俩儿子,即使这样,张晓瑛也愿意让她安心一些。
四个儿子都在驻守边疆,虽说她们也多少有一些私心,但仍然值得张晓瑛尊重,毕竟他们如果撂挑子不干,大概也没人敢说什么。
现在卫靖已经到了前线,那么卫琦已经吃上了她给卫靖的药,时间上完全来得及,就是恢复的时间需要长一些。
张晓瑛说到了卫国公夫人心中忧虑的点,卫家已经有两人死在了疟疠上,她儿子又不比他的两个伯父多什么,又怎么就能免于一死呢?
她眼圈一红,又不愿在这时候掉眼泪,拿出一个精致瓷瓶塞给张晓瑛:“我听老四媳妇说你坐船晕,吐得紧,此是我往常坐船常吃的清心丸,多少有些用处,你带着路上用。”
“好,多谢夫人。”张晓瑛把瓷瓶放进随身背的袋子里。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