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地道(第 2/4 页)
呃……
卫靖哑然,竟连茅房也想到了,可见这设计地下迷宫之人思虑周全。
陈伯又领着大伙从其中一条通道往前走,走到一处稍宽的洞厅,说到:“此通道可以出去。”
他走进一条倾斜向上的通道,那通道尽头上方是一个木制的四方匣子,陈伯往上一推,一道亮光射进来,原来木头匣子是个出口,他率先爬了出去。
卫靖紧随陈伯身后,出到地面,他恍然。
难怪张大郎说可以利用地道伏击胡虏,此处正是处于胡虏南下往邺城的必经之道。
“此类出口有几个?”卫靖问陈伯。
“这一大片每隔十余丈便有一处出口。”
陈伯道,向北又走了10多丈,在一处看起来和周围并无甚不同的地上摸索片刻,掀起一块长满杂草的土块,那杂草早已枯黄,却原来是一块铺满了土的木板。
“将军可要进去看看。”陈伯问道。
卫靖点点头,跟着陈伯从此处又进入地道,发现此入口亦与方才的小厅联通。
至此,卫靖对井庄地道情形已了然于胸,谢过陈伯后,与张晓珲一道回了邺城。
到了城门口,卫靖勒住马,等张晓珲跟上来,对他行礼道:“军情急迫,还请大郎随我一道到府衙商议抗敌之策。”
非常时期,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他必须整合所有的有生力量,何况是张大郎这样既身手不凡,且又深谙练兵之道的将才。
“不敢,但凭将军吩咐。”张晓珲忙还礼。
刘知府早已派出衙役到各处村庄通知老弱妇孺迁入永安城,男子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则需全部进入邺城协助守城。
而莘庄和井庄那些修好地道的村子,大家在衙役到之后就开始往地道搬运饮水、干粮和保暖的被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