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88章 虫子(第 3/4 页)

    第五伦还是新臣时,入主魏郡,一大政绩就是保住了沙麓,没让赤眉破坏,他甚至向王莽提议:在沙麓山上雕刻皇帝陛下塑像……

    但这计划还没实施,第五伦就反了,今日赤眉所见,依然只是被围起来当宝的沙麓,以及圈在里面的王莽祖坟庙宇,第五伦撤掉了祭祀与香火,却并未加以破坏。

    城头子路对众人说道:“多年前,大河决口,王莽为了保住其祖坟及沙麓山,竟不加堵塞,以至东郡、清河、渤海、平原人遭洪水席卷!”

    城头子路的部下多是黄河两岸居民,大洪水到来时,他们毫无闻知,直到堤防骤溃,洪流踵至,财物田庐,悉付流水。当时澎湃动地,呼号震天,其悲骇惨痛之状,记忆犹新,今日重提,多有拭泪者。

    当场葬身鱼腹不知凡几,他们是靠着攀树登屋,浮木乘舟,得以侥幸不死。

    可苦难并未结束,接下来死的人更多,大都缺衣乏食,昏聩腐朽的新朝官府又不肯赈济,瘟疫疾病横行。

    更可怕的是洪水过后土地的盐碱化,真是绝了所有人的希望!连续几年,大河沿岸各郡频繁饥荒,粟收往往只有一、二成,一些郡县秋粮完全绝收!

    他们勤奋,他们吃苦,可换来了什么啊?

    当地活不下去,只能往外跑,不为溺鬼,尽成流民……对于他们来说,乞讨、走江湖、干苦力、卖儿鬻女,各种为了生计而不得已为之的办法都得用上,可饥馁煎迫如影随形。

    最后迫不得已,只能染了赤眉,加入反抗的行列,依靠掠夺其他地区的财富,抢走有辜或无辜者的粮食,来填饱自己的肚子,如是数年。

    但和樊崇那数十万希望异乡找到一片“乐土”的人不同,大河赤眉从未离家太远,他们还是寄希望于黄河消停下来,找回过去两百年的富庶与安乐。

    总有什么办法,能让昔日的一切恢复原状吧。

    黄河过去没这么桀骜,它泛滥乱动,肯定是有原因的吧!

    “天灾乃是人间混乱的表现,一切都是因为新室,因为沙麓。”

    不知从何时起,一种说法渐渐传开,迟昭依靠它将松散的百姓们聚集起来,这才有了数年前进攻元城的冒险。

    只可惜刚过河,就被第五伦击败,迟昭平跳河,但她的说法和理念,却被城头子路继承。

    城头子路仪式感不如前任,他将迟昭平的傩面戴上,只将人血涂在眉毛处,举起了一把火。

    数万赤眉战士也相继举火,这是他们砍光附近树木做好的准备。

    “此次北上,赤眉虽取粮食,却不曾烧毁一座城,唯独这沙麓,不能不毁!”

    最先被毁坏的是王莽三位祖先的庙、坟,他的曾祖父谥为“元城孺王”,祖父是“阳平顷王”,父亲是“新都显王”,原本坟冢普普通通,在王莽做皇帝后派人回来修缮扩大。

    如今灵柩被赤眉战士持刃劈砍,庙宇廊屋被烈火点燃焚烧,连墓葬也被挖掘一空,陪葬器物掳掠殆尽,王莽三个祖宗的尸骸被赤眉撒尿淹溺,踩了一万只脚,最后一起投入火中化为灰烬,引发了阵阵欢呼。

    三庙已隳,更多的人,则将他们多年来失去家园的愤怒,发泄在了沙麓上,平地起来数丈的沙麓小丘,几乎在一天之内就被人铲平……

    等赤眉战士干累后,坐在地上,只见王莽祖宗的庙、坟只剩下一片黑乎乎的丘墟,沙麓也夷为平地。

    “吾等做到了。”城头子路有泪水从傩面后滑落,完成这件事,他也算告慰投河兄弟姊妹的魂灵。

    “只要做完此事,大河,就能恢复原状么?”

    有赤眉战士满怀憧憬,他们这么多年的奋力而战,总算没有白费。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五仙门 过河卒 玄鉴仙族 魔门败类 剑啸灵霄 彼岸之主 盖世双谐 仙人消失之后 志怪书 神话之后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阵问长生 武圣! 山河志异 叩问仙道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修仙琐录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九阴九阳 剑来 彼岸之主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仙逆 天影 在九叔世界修仙 为龙之道 武圣! 明夷于飞 剑啸灵霄 我不想上梁山 卧虎藏龙 诸天神藏 不朽凡人 中州录 遮天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玄鉴仙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