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59章 挑动黄河天下反(第 3/4 页)

    讨论来讨论去,倒是只把造成黄河决口的元凶是“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搞清楚了,第五伦去过大河上游的新秦中,河水清澈无比。

    而在中游的关中一带就不同了,生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口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使得河水越发浑浊。雨季很容易溃决,不得不加高堤防,以致高出平地,就像筑墙而储水,一旦决口,不堪设想。

    汉武时河水一决,而今再决,王莽朝廷里的士大夫们不明治水之法,复古居然复到这上面来了,出的主意就没一个靠谱的。

    至于桓谭,也是门外汉啊,他只建议应该效仿汉武时,加以主动治理:“汉武时发卒万人筑塞,下令以薪柴及所伐淇园竹所制成的楗堵塞决口,成功让大河离开瓠子,归于故道。”

    “本朝若能效仿,计划既定而后实施,费用不过数万万,却能驯服大河,且可使下游流民有事做有饭吃,不至于走投无路做了盗贼。如此,上可以承禹业,下可以除民害。”

    然而结果是,王莽最终没有采纳桓谭的主意,反而觉得堵不如疏,决定顺从水性,使河水在新道自由流行,不再归于故道。

    所以究竟为何不治呢?第五伦说了这么多,依然没有给冯勤一个明确的答案,可当地人却暗暗揣测过:“一旦大河回归故道,便可能会将岸边的元城淹没,那里可是有皇帝祖坟啊!”

    让百姓喂鱼,还是让祖先尸骨泡澡,这难道还用选么?

    莽子哥的想法不好猜,不好说这是阴谋论,还是确有其事。毕竟就第五伦看来,王莽确实对老家极度重视,那儿理论上属于魏成,实则类似直辖,元城县宰归宗正管,甚至不需要向魏成上计,第五伦却有义务保卫元城安全,凭什么啊。

    其实汉武帝时那次决口,也是因为宰相田蚡为了保住自己在河北田地的私欲,而扔了十几年没治,这次亦有不少朝臣重复了当年的错误,觉得河决乃是天意,堵了反而违背上苍。

    于是王莽放任大河肆虐,却跟匈奴、句町较起了劲。

    真是一念之差啊,第五伦暗想:“当初要是将与四夷交战的钱粮人力用来治河,尽力将决口堵上,让河水归于故道,黄河清平,天下称颂,说不定你王莽就是真圣人了。”

    可历史没有如果,十余年来,兖青许多个郡依然是黄泛区,泰山贼里大半是河患难民。

    去年河平又有数千难民,在号称仙人的女子迟昭平带领下举事,俨然变成了“挑动黄河天下反”的剧本。

    观完河水后,第五伦也要继续上路,他看这魏成郡形势挺不错,西倚太行,东连河济,形强势固,襟带大河南北。春秋时,齐、晋尝角逐于此。及战国之季,魏人由以拒赵而抗齐。自秦以降,黎阳、白马之险,恒甲于天下。楚、汉之胜负,于此而分。

    王……王霸之地也!

    可很遗憾,经过这决口后,魏成郡的地利大减,远不如秦汉之时了。

    第五伦回首那道犹如残躯的河堤,忧心忡忡:“大河天险移走了,外敌想要从东面入侵魏地,变得更加容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五仙门 叩问仙道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彼岸之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过河卒 玄鉴仙族 神话之后 武圣! 修仙琐录 阵问长生 志怪书 仙人消失之后 山河志异 剑啸灵霄 魔门败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盖世双谐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九阴九阳 武道天途 仙父 仙人消失之后 重生八零娇娇媳 逆仙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仙逆 天影 在九叔世界修仙 明夷于飞 一渣到底[快穿] 诸天神藏 遮天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玄鉴仙族 三国:刘表快被我掏空了 中州录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