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43章 惊弓之鸟(第 3/4 页)

    此言和解?这刘信乃是汉宣帝曾孙,出身东平王室,十多年前翟义起兵反莽时立的“天子”,王邑、严尤扫平东郡后,翟义身死,刘信则突围后不知所踪,果然被利用起来,当成“扶苏、项燕”了,也不知是真是假。

    第三句是:“四年当发军。太白杨光,岁星入东井,其号当行。”

    大概是和“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类似,是想在地皇四年举事吧,明年当真有岁星入东井这天象么?看来李焉的手下有能夜观天象者啊。

    倒是第四句最让第五伦重视。

    “江湖有盗,自称樊王,姓为刘氏,万人成行,不受赦令,欲动常安、雒阳。”

    “樊王……”

    “说的是……泰山贼首樊崇?”

    这脑洞不错,结合上下文,意思是如今在青徐兖三州闹得最大,已聚众数万的樊崇,就是刘信的化名。看来李焉是想要借起义军的力量啊,不过滑稽的是,反而是泰山樊崇那边,起义都三年了,仍是无文书、无口号、无旗帜、无编制的混乱象,樊崇肯定是大老粗,说他是刘信,这大概是李焉等人的一厢情愿。

    这些新情况,王闳也早就派人送去常安,恐怕王莽知道后,会更加抓狂。

    王莽的制诏中,倒是赞了王闳的忠恳,决定给他增加秩禄,还表示愿意让侄儿王磐继承平阿侯的爵位,末了才勒令王闳,立刻发郡兵,一支随第五伦前往魏成君缉捕谋反的李焉,另一支去往老家元城,护住祖宗坟冢。

    眼看王闳陷入思索,没有立刻答应,第五伦立刻道:“我知道治亭要防备东方樊崇等贼,又要约束过境的流民,兵力捉襟见肘,但王公,李焉扬言要反新复汉,一旦得逞,恐怕会对元城王氏祖坟不利。”

    “元城孺王(王贺)、阳平顷王(王遂)亦是大尹的祖先,难道就能坐视李焉损毁么?”

    第五伦在暗暗提醒王闳,哪怕王闳不认可新朝之政,对皇帝不以为然甚至畏惧仇视,可他的血脉和祖宗,却是改不了的。

    这话起了作用,王闳只长叹一声道:“敬受诺,闳自当奉君命行事。”

    离开王闳寝房后,第五伦扫视外面扶着腰间剑,对自己虎视眈眈的宾客私从.恐怕王闳一声令下,就能将他击杀。所谓的尚书斩马剑,起不到任何威慑,方才第五伦全程表面镇定,其实手心冷汗都出来了,谁能想到,还没到魏地,就如此刺激。

    “真险啊!”

    经此一遭后,第五伦只迫切希望能尽快了结此事,夺取魏成郡,赶紧培植属于自己的力量!

    ……

    王闳一如诏令所言,派出了两支兵,三千人由郡属令所率,跟在第五伦的使团后前往魏成郡,在节杖诏令不管用时动用武力。

    又有一千人赶赴元城王氏老家,护住祖坟周全。

    离开濮阳城时,第五伦却见城内还算繁华,屋舍林立,唯独有一片废墟,屋顶都被拆毁,灌注了污水,十分突兀地横亘在城中心。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修仙琐录 武圣! 阵问长生 志怪书 仙人消失之后 山河志异 剑啸灵霄 玄鉴仙族 五仙门 魔门败类 彼岸之主 叩问仙道 过河卒 神话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盖世双谐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啸灵霄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九阴九阳 彼岸之主 武圣! 中州录 武道天途 为龙之道 小狐妃,太凶萌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卧虎藏龙 神话之后 志怪书 仙父 阵问长生 过河卒 不朽凡人 仙人消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