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67章 反他娘的!(第 3/4 页)

    第五格的声音十分不满:“宗主知道宗族中有多少户人家,又要耗费多少粮食么?”

    “我当然知道。”第五伦道:“七个里,除去大户和中家外,一共五百六十三户。自耕小农四百余户,占田最多的54亩,最少的8亩,此外还有没了土地的佃农百余户。”

    第五伦这户曹掾可不是白当的,甚至能说出具体某人的家訾:比如第五平旦家,一家四口,有宅一区,田十五亩,家赀总计1.3万,这可是第五伦亲自核算过的,若是只靠土地,他家年年都要饿肚子,可现在第五平旦在煤窑做了工头,第五伦每月给他家发四石粮。

    全乡乃至全县、全郡的贫富情况、阶级构成,第五伦都已了然于胸,户曹掾职位上能获得的资料已经没什么好深挖的,这才心满意足辞职。

    两百年兼并下来,大多数田都集中到了本家大宗,比如第五霸就占田五十顷,第一柳家更多,全乡1%的人口占有了60%的土地和财富。

    贫富差距虽大,但或是聚族而居的原因,大地主和小家、佃农的矛盾尚未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剥削他们最狠的,反倒是王莽的新朝官府。这次能加收三十分之一,下回就能像在益州做的那般,横征暴敛百姓一半资产。

    第五伦早就算好了帐,他只需出两千多石粮食,就能将全乡中家、小家、下户的訾税统统缴了,仓里还能剩一半粮食呢,怕什么!

    第五霸是支持他的,第五伦无言以对,只不服地嚷嚷道:“宗主去年说要屯粮万石,如今刚看到点希望,就要散去大半,还不是借,而是打水漂,宗主图什么?”

    当然是图他们的人。

    第五伦笑道:“损我家一毛,而能利于全宗族,让下户不必破家流亡,这难道不是极大的善事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相信我,千金散尽,还复来!”

    他让人开仓运粮而出,一辆又一辆人车辇将黄灿灿的粟米送出。

    此事已经传遍全乡,很快,第八直就匆匆登门拜访,他在里仁堂前拜见第五伦,面露愧色道:“古人云,异居而同财,有馀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不曾想伯鱼竟如此慷慨,不愧是宗主,我愿亲自资助第八氏下户,渡过此难。”

    稍后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的族长也闻讯而来,都表示已将义仓提前投入使用,希望能为宗族做点贡献。

    登门的人越来越多,那十几户家财十万以上的小地主也主动来禀报,能够独立承担税粮,甚至愿意帮衬一下自家佃农。

    甚至连第一氏的鸡鸣,也跑来稽首:“我家虽然只是小户人家,但十来石粮食还是出得起,请宗主不必管我!”

    至于蜂拥而至,表示愿意给第五氏白干活来偿还这债的下户佃农,就更多了。

    看来明年,第五氏家的产业能有更多工人了。

    但第五伦统统拒绝,表示这次送出去的粮食,一粒都不会回到仓中,让众人留着各家了粮食以备不时之需,这让他博得了更多的赞誉和敬佩。

    第五伦心里却门清:“在此之前,我这宗主只是名头,宗权不下里,得靠各族长协助才能发号施令。”

    那么从今天起,他便是这诸第七里五百余户、四千多人心目中,真正的宗主!

    而本郡、本县的百姓听说这件事后,又会怎么想?

    在列尉郡,王莽每失去一分民心,第五伦就要拿到一分。

    此消彼长,他迟早会有在首都圈搞个大新闻,中心开花的那天!

    ……

    临渠乡诸第只是特例中的特例,在列尉郡各县,上演着一幕幕悲喜剧,这才是朝廷临时加赋导致的真实情况。

    王莽的诏令,一层层往下摊派,从纳言到郡,从郡到县,再到乡、里。

    皇帝拍下脑门即可,公卿郡尹动动嘴就行,但具体的事,总得由基层小吏来跑腿执行。

    因为征訾税是按照乡、里为单位来收取,所以收税小吏只管总的账目,才不管你粮食从哪家来呢!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武圣! 阵问长生 志怪书 仙人消失之后 山河志异 剑啸灵霄 玄鉴仙族 五仙门 魔门败类 彼岸之主 叩问仙道 过河卒 神话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啸灵霄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九阴九阳 彼岸之主 武圣! 中州录 武道天途 为龙之道 小狐妃,太凶萌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卧虎藏龙 神话之后 志怪书 仙父 阵问长生 过河卒 不朽凡人 仙人消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