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90章 禹迹(第 1/4 页)

    第五伦的宣布,果然引发了轩然大波,平日里对他敬若神明的官员们,一下子都将屁股露出来了。

    跟着耿纯南下堵截赤眉的,乃是清河太守谷恭,他既反对留着城头子路收编赤眉,也反对治河。

    “臣父,故凉州刺史谷永有言,大河是中国之经渎,圣王兴则出图书,王道废则竭绝。如今之所以溃溢横流,漂没陵阜,乃是灾异,实则是汉、新两朝施政出了大弊。”

    “臣久在清河,素知越到季世,大河泛滥频繁,决徙也越来越广,故自大禹治水,夏商周决然不闻河患,自春秋战国以降,才随着礼崩乐坏而溃。”

    “而今陛下承汉新之弊,只要内修政务,使得气象一新,灾变自除。”

    这不就是当初群儒骗王莽的那一套话术么?以结果倒推原因,“中国需要的不是治河,而是礼乐”,怎么可能。只要回归三代,社会问题连同环境灾变都会消失我。

    第五伦觉得,先前为了稳定没有太大变动的河北二千石,是时候大刀阔斧调整一番了。

    这家伙还不是孤例,第五伦一向欣赏的河内太守冯勤竟也持此说:“汉武以前,从未听说过有春冬凌洪之灾,自后方现,待陛下一天下,施仁政,则凌洪自消,不必急于治水……”

    然后第五伦就让水衡都尉杜诗上来,给这冯勤好好讲了讲,为什么过去没凌洪,如今却有了。

    杜诗道:“若是暖冬温高,则河不结冰,自然没有凌洪。冬季气温太低,上下游温差不大,冰期相近,自然也难有凌洪。”

    “然自汉以来,这天候便较春秋战国时冷了不少,遂有凌洪之灾。”

    第五伦这几年重启了天官和太史,交给他们的一项任务,就是通过查阅各种历法,四时月令,与如今这数十年相比较,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气候在变化,温度在慢慢变低。

    除了节气推后外,一个证据便是,原本春秋时幽州都能长的竹子,如今退到河内一线,且越发的蔫了。而昔日的“橘生淮南则为橘”,如今竟是“橘之江北,则化为枳”。

    但他们所处的,又不是所谓的“小冰河期”,而是一个大温暖期向寒冷期间的过渡,就第五伦所感,温度和二千年后差不多。然冷暖交替,变化颇大,汉时既有六月的降雪,又有冬季的无冰,也算王莽倒霉,他执政那十几年极端气候尤其多。

    在这铁一般的事实下,冯勤等人遂改了口,但还是觉得天气由暖变冷依然是天人感应,与政治挂钩,只要第五伦执政爱民,气候自暖云云……

    眼看他们碰了壁后,以邳彤为首的河北豪强出身大臣,便开始用另一套说法来劝第五伦。

    “大河故道虽乃大禹之所道,圣人作事,为万世功,通于神明,恐难改更。但据臣等所知,大河决口一般常在平原、东郡左右,地形低下而土质疏松。听说大禹治河时,这一带皆空为荒地,作为泄洪之处,新室时王莽询问治河之策,当时便有人如此提议。”

    “如今大河泛滥多年,新道穿过东郡、平原,在青州千乘入海。城头子路麾下大河赤眉多出于此,反正三地已为丘墟,百姓多为流民,散落各地,倒不如使之彻底空出来,作为泄洪之地,勿要建造官亭民室……”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彼岸之主 过河卒 玄鉴仙族 神话之后 五仙门 武圣!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修仙琐录 阵问长生 志怪书 仙人消失之后 山河志异 剑啸灵霄 魔门败类 叩问仙道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盖世双谐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啸灵霄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九阴九阳 彼岸之主 武圣! 武道天途 为龙之道 中州录 小狐妃,太凶萌 卧虎藏龙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阵问长生 志怪书 神话之后 仙父 过河卒 不朽凡人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