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36章 彩礼能少点不(第 1/4 页)

    “盖闻唐虞象刑而民不犯,殷周法行而奸究服。今予获承太初祖黄帝之洪业,托位公侯之上,夙夜战栗,永惟百姓之急,未尝有忘焉。今虽胡虏未灭诛,蛮僰未绝焚,盗贼未尽破殄,然民众动摇,江湖骚动,为全元元,救愚奸,予兴奉九庙,今九庙将成,故大赦天下。”

    “郡国系囚减死罪一等,刑徒赦为庶人,犯法匿于江湖者,在诏书前亦释除。唯谋反、不道、大逆之首恶,不用此书,其余从逆者俱赦之。”

    皇帝王莽这份诏书一传到茂陵,已经在家里从春天憋到夏天的马援欢喜不已。

    “看吧,我就说必有大赦!果然没错。”

    是没错,但这也迟到太久了吧。

    马援当初释放万脩一起逃走,跟第五伦笃定说肯定会有大赦,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因为马援知道,从前汉到今朝,赦令这玩意,实在是太常见了。

    汉朝前几代时,大赦还是一件严肃的事,一般放在新帝践祚、立后、改元、立皇太子、郊祀时例行颁布。

    不过自从元帝以降,随着国力衰弱,灾异频繁,按照春秋里“灾异谴告”的理论,老实巴交的汉元帝往往会下诏罪己,检讨过失顺便来一波大赦挽回民心。

    结果元帝在位十五年,十三赦。成帝在位二十六年,十四赦。

    到马援渐渐长大的哀帝、平帝时,更是几乎年年颁布赦令:哀帝六年五赦,平帝在位时王莽当权,为了收买人心体现仁政,完成了五年五赦的成就,而从居摄三载到正式代汉,甚至到了半年一赦的频率。

    不过自从王莽正式继位后,大赦却变得罕见起来,遇上灾害也不搞罪己诏了——诸如泾水雍塞改道,他就不承认那是灾异,反倒是祥瑞呢。而这一次大赦找的理由居然是:为修筑九庙讨个彩头。

    原本马援对大赦并不太在乎,在边塞与万脩没羞没躁的落草,替天行道惩恶扬善,可不比回关中谨小慎微的活着痛快。但他的女儿对婚事唯一的要求,就是出嫁时,老父亲能光明正大在场,这让人闻之落泪的恳请,让马援愧疚不已。

    盼星星盼月亮,大赦终于来了,这次宽赦范围很广,比如那个“上书为妖言”,建议王莽归位于汉被说成是疯子的郅恽都被释放。

    万脩的“谋杀人”亦得以免罪,只是他现在以“任侠”之名在新秦中做了校尉,恐怕暂时没法用真名了。

    这都能赦,就更别说马援那轻飘飘的“纵囚”之罪了。

    马援当天就立刻出了门,大摇大摆地在茂陵大街上逛了一圈,和认识的所有人高调打了招呼,告诉县里人,他马老四又回来了!

    旋即便让人去通知第五伦:“告诉伯鱼,我家的嫁妆已经准备好了。”

    “他家何时来纳征?”

    ……

    第五伦同样盼这一天很久了。

    这场大赦,不但让第五伦昔日克进牢狱的几个上司得以获释,诸如因贪浊被捕的长陵县宰鲜于褒、失守边塞的梁丘赐。

    京师无数因私铸钱而犯法的刑徒得以解下脖颈上的锁琅,脱掉身上的赭衣,高呼天子圣明。

    而这也意味着,两年前,作为公府冼马被王宗牵连,因“为官失职”罪名而远徙西海郡的从兄第八矫,终于得到自由。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志怪书 武圣! 仙人消失之后 阵问长生 山河志异 剑啸灵霄 玄鉴仙族 五仙门 魔门败类 彼岸之主 叩问仙道 过河卒 神话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啸灵霄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九阴九阳 彼岸之主 武圣! 中州录 武道天途 为龙之道 小狐妃,太凶萌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卧虎藏龙 神话之后 志怪书 仙父 阵问长生 过河卒 不朽凡人 仙人消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