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赋起(第 1/3 页)

    各家给凑的钱,当然不是已被禁止使用的前汉五铢钱,而是本朝最新的法定货币“货布”。

    这货布模仿周朝的布币,不是电视上常见到的孔方兄,竟是有棱有角,样子像个铲头。它长二寸五分,广一寸,其文是悬针篆,右曰“货”左曰“布”,看上去还挺精致的。重二十五铢,相当于小额的货泉二十五枚。

    第五伦让人将各家所赠奉钱收一起,又将第五霸给他的“生活费”,两万钱也放了进去。

    一共八万钱,便是3200枚货泉,也够沉了。

    第五伦抓起几枚货泉,手摸着上面的悬针篆,感慨道:“诸位昆父宗兄赠我奉钱,是因为常安城中与郡县不同,凡事必以钱帛交易,不然便是触犯律令,要去钟官服役。诸位唯恐我孤身为郎,钱帛乏用,举手触禁,也让外郡的郎官同僚笑话。”

    “可我也知道,这些钱,来之不易。”

    第五伦道:“朝廷每年八月案比算人,查验户口。民十五以上者,每人要交120钱,此为算赋;而七岁到十四岁者,每人交23钱。加起来,一户五到八口,每年必须凑数百上千钱来,还不得以粮食代缴,只能拿出家中粮秣布匹去集市贸易。”

    因为第四咸在,第五伦也不抨击奸商压谷价牟取暴利了,只道:“近年来赋税无常,许多人因凑不齐算赋,不得不为官府服役来偿。或被遣去西海郡与诸羌作战,或拉着粮车前往北方匈奴。背井离乡,寒暑侵袭,常常物故于道。”

    每个里都有这样的人,来送第五伦的不止是各家族长,还有些看热闹的普通百姓,这一席话,说得他们心有戚戚。

    说到这,第五伦竟将手里的钱重重扔回车里,叮当有声:“所以临渠乡的宗族里民,比我更缺钱!我大不了吃食省一些,衣裳穿旧一些,可汝等缺钱,却要付出性命代价!”

    前朝鲍宣有七亡七死之说,其中二亡便是县官一年多次收取更赋租税;三亡则为贪吏勒索贿赂;五亡是苛吏频繁征发徭役,让百姓失农桑时。

    新朝状况并无改善,三亡威胁之下,普通人家每年的钱都不够用,就更别提王莽动不动来次货币改革,让屯钱备灾的人家遭遇重创。吃一堑长一智,于是大家只能临时凑钱,不够的话,便只能找大户借高利贷。

    第五伦打听过,本乡最喜欢搞赊贷的豪右,正是第一氏!利息也不算高,百分之二三十而已,但第五伦连这点利,也要给他家刨了!

    第五伦言罢,便让人将八万钱一分为二,四万放在自己的车上,另外四万,则让人拎到各家族长面前。

    他走上前去,朝他们作揖道:“这些钱既然是昆父兄弟所资助,不如聚在一起,称之为‘义钱’,暂且交由我大父保管!”

    “与义仓一样,义钱专门借给那些因年灾绝收,而凑不齐算赋口赋的人。但与义仓不同,不限于第五里,从第三到第八诸家,皆可由族长写个契券为凭,来我家借贷。等过了最艰难的时节还上即可,不收利息!不收利息!不收利息!”

    他高声强调了三遍,此言一出,不等族长们表态,围观的普通百姓佃农先是一愣,旋即便大声欢呼起来。

    “第五郎君高义!”

    这声音太过高昂迅猛,而各家族长面面相觑,都有些始料未及。

    因为里面也混了第五里的钱,倒也不全算“慷他人之慨”,只是他们偶尔也会放贷牟利。不过仔细想想,自从王田私属之令颁布后,小豪强确实很难通过赊贷,逼迫负债的农夫出卖田产,沦为奴婢了,对各家利益损害不算太大。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彼岸之主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剑啸灵霄 过河卒 山河志异 武圣!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志怪书 阵问长生 叩问仙道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啸灵霄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九阴九阳 彼岸之主 武圣! 中州录 武道天途 为龙之道 仙父 卧虎藏龙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神话之后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不朽凡人 阵问长生 仙逆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