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章 地主家也没余粮啊(第 1/4 页)

    “喲,还云集景从,哪学的词?官学夫子还教这个?”

    第五伦本以为这番豪言会博得爷爷赞赏,最后却等来了一颗爆栗,敲得他脑壳好疼,酒顿时就醒了。

    第五霸看似粗犷,实则心思细腻,毕竟活了这么多年啊:“响应之后呢,这么多人总要吃饭吧。”

    “三千丁壮谁来养?你?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家的存粮,连本里人都不够吃,你这孺子果然是没打过仗,将聚众想得太简单了。”

    被老爷子奚落后,第五伦有些不服,次日就起了个大早,带着仆从第五福清点起第五氏的存粮来。

    因为王莽那一言难尽说来话长的经济政策,天下的货币体系全乱了,第五伦在县城里见到,除了官府还坚持拿着五花八门的新币发俸禄,民间几乎回到了以物易物的状态,而这时代最坚挺的硬通货只有一样:粮食!

    第五氏的粮仓在后院,占了不少面积,四阿式顶,檐下开有左右两窗透气。仓内摆着一个个大瓦缸,盖着厚重的木盖,装满了还带壳的粟、麦。

    第五福的父亲名叫第五格,负责管理庄园的耕地和粮食,他告诉第五伦:“小郎君,这月刚收过田租,五个仓都存满了粮,差不多一千多石。”

    加上菜、果等佐餐之物,够第五氏坞院从主人、本家到仆役奴婢五十余人吃两年。这证明第五氏很会经营,不像一些毫无计划的家族胡吃海喝,经常没有余粮。

    但距离第五伦的目标还差得远,差了……十倍吧。

    在第五伦想来,自家起码得积粮万石才行。

    而等他去见第五霸,提出这个计划时,又被老爷子笑话了。

    “万石?你知道县仓的储粮有多少么?也就这份量,我第五氏区区一里,每年收成有限,上哪凑这么多粮食?”

    管粮仓的第五格不清楚小郎君为什么要屯粮,但这正好可以提出他想了很久的计划:“短期内自然没法屯这么多粮食,除非……”

    第五格的话语冷酷而干脆。

    “加租!”

    ……

    “本乡其他里豪的田租,多是收十交四。但第五氏素来爱惜族人,同族佣耕,收十交二,普通佃农则是收十交三。”

    第五格仍嫌不足,他以为,这几年粮价越来越高,应该将田租抬上去。

    “如此,每年可多收三五百石田租。”

    第五伦刚到这时代时还觉得奇怪,新朝的田租是十税一,再往前的汉朝甚至是三十税一。为什么很多人宁可将地出卖去做豪族的徒附佃农,也不愿意当自耕小农给朝廷纳租呢?

    后来他才明白,所谓三十税一、十税一,都是明面上说得好听,比田租更要命的是徭役和更赋。汉时服徭役远赴西域、西南夷,来回就要几年,且容易在路上得病物故,军功更是遥遥无期。新朝更过分,与四邻全面开战,还败多胜少,没人愿意去送死。

    而更赋最可怕,朝廷加赋是没有规律的,还只要钱不收粮食,农民带着粮去市场贩卖,再被商贾或官府盘剥一次。若凑不够,为了不被官府缉捕沦为刑徒,就只能借贷。高利贷是无底洞,利越滚越大,几年下来活不下去,只能卖田卖身,投身豪门。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五仙门 彼岸之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过河卒 玄鉴仙族 志怪书 仙人消失之后 剑啸灵霄 神话之后 阵问长生 武圣! 山河志异 叩问仙道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啸灵霄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九阴九阳 彼岸之主 中州录 武圣! 卧虎藏龙 仙父 仙逆 为龙之道 武道天途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明夷于飞 重生八零娇娇媳 过河卒 不朽凡人 神话之后